中國商務部對台灣進口聚碳酸酯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據中國商務部30日公告,決定對原產於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簡稱PC)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據了解,聚碳酸酯主要用途在於,可電子電器、板材/薄膜、汽車、光學、包裝、醫療器械、安全防護等諸多領域。
公告顯示,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為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調查自2022年11月30日起開始,通常應在明年11月30日前結束調查,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4年5月31日。
商務部公告顯示,收到來自中國聊城魯西聚碳酸酯有限公司、寧波浙鐵大風化工有限公司、四川中藍國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濮陽市盛通聚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和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代表中國聚碳酸酯產業正式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
據申請人提供的證據和商務部的初步審查,申請人及支持申請企業聚碳酸酯合計產量在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佔同期中國同類產品總產量的50%以上,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第十一條和第十三條有關中國產業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的規定。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