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餐廳29日恢復內用 上館子吃飯要有「桌長」

上海29日要恢復真正的「煙火氣」了,上海宣布29日起有序開放餐飲堂食(內用)。相關指引規定,用餐時間1.5個小時左右,還鼓勵實行餐飲桌長制。不少網友詢問桌長是要做什麼?發生疫情的帳算到桌長頭上嗎?
上海雖自6月起解封,但絕大多數餐飲只提供打包不能內用,導致許多餐廳商家倒閉,嚴重影響餐飲行業的生活生計。所幸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26日宣布,上海市自6月29日起,轄區內無中風險地區且近一周內無社會面疫情的街鎮,有序放開餐飲堂食。
上海市商務委指導行業協會還就此發布「本市餐飲服務業復商復市疫情防控指引」(第三版),對餐飲企業開展堂食重點明確六個方面要求:
包括:擴大餐桌間距,控制就餐人數,實行隔位、錯位入座。在餐廳入口設置場所碼或「數位哨兵」。顧客應佩戴口罩、掃場所碼或「數位哨兵」(須持有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且測量體溫無異常(<37.3℃)方可進店。
當中還有一條是,鼓勵實行餐飲桌長制,就餐時間一般掌握在1.5個小時左右。
許多網友問,桌長是做什麼的?負責買單嗎?誰來擔任桌長?
上觀新聞報導稱,上海以前曾探索實行「桌長制」,當時是為了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和記小菜區域總經理受訪曾表示:顧客在預訂酒席的同時,會同時讓預訂者擔任桌長。當時桌長需在餐前決定是否要點小份餐。吃飯時,要提醒同伴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後,打包的任務也會交給桌長完成。
有網友說,根據指引規定,桌長大概要負責控制用餐時間和管控用餐行為,負起更多的防疫責任,但萬一發生疫情,這帳是否也要算到桌長頭上?感覺上級把防疫的任務丟給用餐的顧客。
還有一名網友調侃稱,上海吃飯要桌長,以後大家在上海的履歷表可以加上:「2022年X月X日,任上海某餐廳第X桌桌長,於1.5小時任內指揮有方,堅守陣地,病毒未能入侵一步,對上海保衛戰功不可沒」。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