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媒:愛奇藝裁員的背後 是影視行業熱錢的退散

12月初中國影音平台「愛奇藝」傳裁員震驚行業。中國媒體「紅星新聞」23日報導指出,愛奇藝裁員背後問題其實是影視行業的熱錢退散,而演員們紛湧向直播間。
紅星新聞指出,2021年影視行業受到疫情影響,監管趨嚴,雙重壓力之下,資本加速逃離,行業不斷收縮,從業人員也在大量轉行。
該報導訪問到數位影視行業從業人員。有青年導演表示:「沒有錢了,影視行業的不可控風險太大了,投資方越來越謹慎,沒有活幹,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轉行了。」
紅星新聞指出,影視行業的寒冬,最早追溯至2018年。那一年,范冰冰陰陽合同事件轟動一時,隨後行業行業開啓稅改風暴,熱錢逐漸退散。
而疫情也是打擊行業的一根稻草。2020年5月,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大視頻網站聯合六大影視製作公司發表了《關於開展團結一心 共克時艱行業自救行動的倡議書》,倡議書內數據顯示:僅疫情開始的三個月間,影視劇行業約有60個劇組停拍、100個項目延遲,播出機構各項收入大幅下滑,僅廣告收入平均跌幅就超過了30%以上,預計全年(2020年)電視劇產量將比2019年還要減少30%。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除了疫情的影響,影視行業還要面對許多「意外」。比如鄭爽、吳亦凡等藝人失德、違法等重大新聞事件。種種風險下,投資方越來越謹慎,而這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項目的減少,工作人員可能「無活可幹」。
該報導表示,2021年1-11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計447部、14804集;相比2020年同期631部、22182集的數據,分別減少29%、33%。而疫情前,2019年通過備案的劇目數據為810部、30780集,2021年與之相比,幾乎腰斬。
影視行業的蕭條,也使從業人員投入直播間。從2020年起,上至六、七十歲老戲骨、下至年輕頂流演員,越來越多的明星開始下場直播。觀眾熟知的一二線明星如劉濤、張柏芝、鹿晗、賈乃亮等,都在各大直播間坐了一圈。
不過儘管如此,業內人士仍認為觀眾看電影、看電視的需求不變,影視行業總會有復甦的一天。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