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疫情期職場社交距離 影響上班族心理健康

哈佛大學最新一項研究聚焦職場關係的情感支持,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影響了工作方式,還破壞職場人際交流,從而影響心理健康。
哈佛公衛學院研究人類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SHINE項目最新民調考察了17個行業的1271名參與者的工作場所幸福感,包括農業、製造業、建築業、金融業、藝術和醫療保健業。
這份調查顯示,新冠疫情爆發後,60%受訪者稱社會關係變差,48%獨處時間增加,56%稱控制感下降;同時,心理健康相關衡量標準數據也有所惡化,56%受訪者表示焦慮增加,45%稱孤獨感增加,35%表示抑鬱更嚴重。
另外,報告還顯示,32%受訪者稱工作安全感下降,44%家庭收入減少,40%工作量增加,52%稱在電腦屏幕前時間增加。
SHINE項目創始人麥克尼利(Eileen McNeely)說,很多數據表明,電腦使用時間增加並不是好事,但這是人們對流行病的反應。雖然部分調查結果很可能是由於更多人轉向遠程工作的結果,不過調查受訪者也包括那些仍前往工作場所上班者,雖然他們與同事接近,但輪班的改變、防疫措施、社交距離要求,以及到辦公室上班相關的壓力和恐懼可能會影響人際關係和交流。
好消息是,該民調顯示,47%受訪者報告管理層更有同情同理心,39%員工稱同事幫助和支持也增加了,25%表示學習和創造力增加。
SHINE項目呼籲,如果要改善員工身心健康,還需要額外關注社會聯繫和工作社區社交方面。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