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剛進廁所…曼谷槍案中國罹難者34歲 細節披露

一洲焦點/罷免麥卡錫、川普杭特官司、中國核潛艦事故

媽媽教室教育講座 加大、哈佛和史丹福申請焦點

媽媽教室舉辦教育講座,說明加大、哈佛和史丹福申請焦點。(金山灣區媽媽教室提供)
媽媽教室舉辦教育講座,說明加大、哈佛和史丹福申請焦點。(金山灣區媽媽教室提供)

疫情後,美國教育系統發生很大的變化,對公立和私立大學也發生深刻的影響,過去學業優秀加上個人成就的錄取方式已不再有效。

2016年,哈佛大學發布開創性報告「扭轉潮流(Turning the Tide)」,宣導更具社會意識、更少成績為導向的招生程式。該報告由近200個大學招生官聯合署名,他們聲稱需要改變錄取的流程,希望減少對個人成就的關注,尤其學術成就方面,要更多關注有意義的、有道德的社會參與。這項聲明提出的改變在疫情下顯得更為緊迫,因為大流行使人們廣泛意識到美國學生所經歷的壓力和焦慮。

2020年,另外一份姊妹報告「危機中的關愛(Caring Counts in Crisis)」獲得了300所大學招生辦公室的支持。報告主要內容之一是對學生的社會和情感傾向(SEL)的強烈關注。大學招生官並不是在尋找個人的高成就,而是在尋找有影響力的人:表現出同情心、好奇心、感激、勇氣和目標這樣特性的學生。

這樣的報告不僅影響私立大學,也包括公校,他們一改以往數位(分數)為導向的招生策略,開始考察考生的價值傾向。加州大學已經永久取消標考SAT的要求,並在申請中更改了8個個人透視問題中的6個,為學生提供了撰寫道德、品行發展和社會情感能力(SEL)的機會,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的偏好和天賦,但所有學生都樂意通過學習掌握成功入學所必需的SEL能力。後疫情時代,社會情感能力(SEL)已經取代SAT成為大學申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諸如設定目標、適應性和關係的建立等等比個人顯得成就更為重要!

金山灣區媽媽媽媽教室將邀請到Flex College Prep新法教育學院華裔市場總監何怡平(Peter Ho)和大家分享SEL以及它對於現今大學入學的評估有何影響?

時間:4月7日上午10時至12時

地點:南灣華僑文教中心(100 S Milpitas Blvd, Milpitas, CA 95035)

電話:510-673-2219

招生 疫情 教育

上一則

上訴法院:房東可查租客犯罪紀錄 恐影響屋崙、柏克萊

下一則

「媽的多重宇宙」揭文化衝突 虎媽vs美式教養 華裔親子難關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