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星雲大師不追求物質享受 不知羊絨為何物

星雲大師5日圓寂,他的外甥律師劉龍珠念回憶與他相處點滴,表示星雲大師是一個對物質沒有概念的人,他最大的力量是慈悲,其中沒有巧妙只有實在。
劉龍珠回憶和星雲大師相處點滴表示,大概在1997年,那時星雲大師每年都會來美國一次。當時在客廳,他和大師身邊的師傅說話,突然發現大師的襪子破洞,旁邊人說買新襪子。大師說,沒關係,有針線補一補就好。還有一次他送大師一件羊絨毛衣,大師不知道羊絨為何物。大師生活裡完全沒有物質概念,因為他的心不在這裡。
還有一次是佛光會在吉隆坡體育館舉辦活動,大師面對8萬人演講,大家都像看到菩薩一樣。晚上回來已是半夜,師傅沒有吃飯,只是讓身邊人找了一碗面,也沒有菜就當作晚飯。大師對生活隨遇而安,雖佛光山有很多產業,但他說,那都不是他的,是社會大眾的。
劉龍珠說,大師做任何事都從對方角度出發,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星雲大師秉持「你要的,我給你就好」,慈悲就是力量,沒有巧妙只有實在。當時在宜興建大覺寺,大師給當地每戶人家送一台電視作為感謝。 大師私下還對身邊師傅叮囑過大慈育幼院的孩子在過年時一定要有新玩具、新衣服和壓歲錢,且要比外面的標準高。因為小孩子父母不在身邊,心理自卑,如果玩具也沒有,會更加自卑。育幼院有1000多名幼童,沒錢可以不蓋寺廟,但這筆錢一定要花。
他是把智慧和慈悲做到極致的人,也有作為常人的一部分。劉龍珠說,大師思維很活躍,一次劉龍珠送一套茶具給大師,但不知道裡面少一個杯子。現場拆開發現發現少一個杯子,場面一度尷尬。但是大師說,劉龍珠是怕他見客人太多太勞累,所以少一個杯子。
在一個半公開場合,有人稱讚他了不起,把佛教帶來美國。大師坦率說,把佛教帶來美國的不是他,是百年前從廣東來的老太太們,她們雖唸書不多,也只會念阿彌陀佛,但是心存善念。佛教真正意義不是寺廟多輝煌,是心裡的善念,每個人都可以是活菩薩。
劉龍珠說,已經三、四年沒見星雲大師,他近年基本不見客,本來想今年等他身體好一些再見,沒想到是永別。他9日會啟程回台灣送大師最後一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