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油電混合車、汽油車遇事故 竟是這種車更易起火

自電動車問世以來,其爭議性及熱議度不斷升高。近期台灣知名藝人林志穎,駕駛特斯拉(Tesla)車款Model X自撞車禍,隨後引起熊熊大火,場面一度難以控制,更引起各界關注,然而這不是電動車第一起自燃事件。
創立於2003年的電動汽車大牌特斯拉,2008以Tesla Roadster問世,並全面販售他們的第一款純電汽車,此後以其車內科技配備迅速竄紅,成為許多民眾首選電車排行榜上的第一名,每年於全美的販售量也從2008年低於500台到2021年93萬台。隨著販售量增高,爭議性也隨著升高,全球各地皆傳出設備失靈發生車禍後車輛起火燃燒事件。
然而電動車真的有大眾想像的不安全嗎?根據《AutoInsuranceEZ》的調查顯示,每 10萬輛電車,只有 25.1 輛發生火災,每10 萬輛油電混合車,則有 3474.5 輛發生火災,而每10 萬輛汽油車,則有 1529.9 輛會發生火災。從數據看,油電混合車反而起火風險最高。調查也顯示,多起電動車相關火災與電池有直接關連。
德州西南研究所(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工程師康威(Graham Conway) 表示,目前沒有足夠的數據能確定純電動汽車比汽油車更容易發生自燃,或是確定事故發生後更容易起火的直接性證據,就目前電動汽車與火災的自發性做出任何結論還為時過早。但現在唯一能確定的,就是電車在火災上更難處理,因其電池特性讓電解液放熱過程中需要大量冷卻才能將其熄滅。
LMC 汽車(LMC Automotive )分析師佩切尼克( Oliver Petschenyk)對此也持相同意見。佩切尼克表示,很難說汽油車或電動車是否更容易起火,對於汽油車來說,常見的火災原因,是排氣接觸後點燃制動液洩漏,和電氣短路所導致的設計故障;電車則因內部電池短路導致熱失控,或是冷卻液洩漏到電池中導致電池短路,但相信未來電池發生故障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
電動車因為其電池特性,讓大火被撲滅時會再度燃燒,消防局也採取相關措施,讓培訓人員接受專門課程,目前將車輛沉浸於水坑內為唯一撲滅措施。
消防部門也曾就電車的特殊性於推特中表示,每當消防員撲滅大火時,車輛就會不斷重新點燃,而燃燒高溫甚至一度超過3000 度, 唯一能確保被徹底撲滅的方法,為將電池徹底浸沒。此外,消防部門更於推特中發布撲滅大火的影片,以此展示所需時間及水量。而根據發布數據顯示,將電車大火徹底撲滅所需時間為一小時及4500加侖的水量。
查姆研究中心(Thatcham Research) 首席技術人員(chief technical officer )比爾耶爾德 (Richard Billyeald)則表示,隨著時間推移,電車起火的風險可能會降低,目前整體行業正轉著相關災難性事件影響的方向進行研究,而相關起火災情也在穩定下降中。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