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青創業 公司在全球晶片荒中銷售倍增 並進軍電動車

來自台灣的年輕創業家劉峻誠 (Albert Liu) ,2015年在聖地牙哥(San Diego) 創立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耐能(Kneron),在全球汽車傳出「晶片荒」之際並未放慢腳步,2020年和2021年的人工智慧晶片銷售額都有明顯成長,產品訂單幾乎每年增加兩倍。該公司日前宣布推出最新一代的AI終端晶片KL530,將事業版圖擴展至電動汽車領域。劉峻誠的公司表現亮眼,卓越成就獲得富比世等知名主流媒體爭相報導。
全球電腦晶片缺貨導致汽車產業受到巨大衝擊,據估計今年將有770萬輛汽車生產受影響延誤。晶片設計大廠安謀國際科技公司(Arm Holdings)執行長席格斯(Simon Segars)日前表示,晶片短缺現象將持續到明年底。
為了實現人工智慧技術,讓晶片訂單在全球短缺的情況下繼續流動,耐能公司通過提前訂購、每隔幾天聯繫承包商,以提供最大的支持來解決晶片短缺問題,並因此給全球最大的兩家代工廠台積電及三星留下深刻印象。擁有洛杉磯加大電氣工程學位,曾在三星(Samsung) 和半導體巨頭高通(Qualcomm)工作過的耐能執行長劉峻誠,自信地表示,耐能有足夠晶片可以供應至2022年第三季度。
全球在去年的人工智慧市價為62億元,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人工智慧未來將大量運用在醫療、汽車、金融、製造等行業,人工智慧市場成長率估計在2021年至2028年將上升40%,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剛好耐能專注於研發邊緣人工智慧的節能半導體晶片,該公司今年的人工智能半導體晶片銷售額是去年兩倍,上升至1100萬美元,劉峻誠估計今年銷售額有望達2500萬美元。他指出,耐能已為富士康的電動汽車製造平台,提供支持人工智慧的傳感器和軟體,此舉有望協助富士康製造自己的電動車。另外該公司也在10月獲得台灣經濟部許可,收購台灣圖像信號處理技術開發商Vatics。
2020年1月,耐能獲得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領投4000萬美元的A2輪募資後,陸續得到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富士康、華邦、中華開發、台達電、高通、及紅杉資本的資金挹注,總額已超過 1億美元。該公司目前在美國的聖地牙哥,台灣的台北與新竹、以及中國的深圳與珠海均設有辦公室。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