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籌款數千元 紐約華埠遊民血案郭銓矗刻字墓碑

紐約曼哈頓華埠發生駭人的遊民血案已經過去了一年的時間,去年10月5日,五名流浪漢在東百老匯、包厘街等多個街頭露宿時,遭人用鐵鎚砸頭,四人當場死亡,其中一人為83歲的華裔老人郭銓(Chun Kwok);社區於20日關閉線上籌款,半月內籌得的近4000元,為其矗立刻字墓碑。
華埠社區5日在凶案發生地舉行燭光悼念活動,並宣布為逝者的墓碑籌款;組織者陳家齡表示,悲劇雖然已過去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即使2020年被無休無止的社會及公共健康安全問題所圍繞,但華埠社區依然不會忘記這些逝去的無辜生命。
「生前雖無家,但不可身後無名。」陳家齡說,截至20日關閉「GoFundMe」籌款連結前,共籌得善款4392元。
雖然還沒有從「GoFundMe」收到任何資金,但陳家齡已經前往華埠五福殯儀館購置了墓碑;他表示,當全部費用扣除之後,將把剩下的所有款項均分捐贈給包厘救濟所(The Bowery Mission)以及華人善終基金會(Celestial Love Foundation)。
在去年謀殺案發生之後的幾天裡,民選官員和非營利組織舉行了幾次集會,呼籲市府為無家可歸者服務增加資金,社區表示「但似乎沒有任何改善。」
而包厘救濟所每年11月臨近感恩節前後,都會為遊民提供熱餐以及分發禦寒外套,陳家齡表示,自己作為志願者也服務了十多年的時間,微小的善舉也能做出大的改變,而最重要的則是堅持。
在曼哈頓華埠,3月初因新冠居家避疫後,遊民數量攀升;華裔民眾表示,由於街上行人稀少,遊民收容所又受到局限,所以這些人在街上變得更加明顯,尤其是華裔和亞裔的老年人數量龐大。
陳家齡表示,儘管市政府投資了數億元,但所有人都目睹了疫情下遊民數量的激增,市長白思豪並沒有採取具體的行動,如為遊民提供工作培訓、藥物濫用諮詢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的治療。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