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的半導體禁令 在中企任職的美國高管左右為難

隨著拜登政府祭出新的半導體出口管制、禁止美國公民等人員協助中國研發先進晶片,在中國晶片產業身居要職的美籍人士將左右為難。
據華爾街日報(WSJ)檢視申報文件和公司官網,在16家上市的中國半導體公司中,至少有43名高層是美國公民。他們在公司位高權重,擔任執行長、副總裁或董事長。
申報文件顯示,這些美國籍的高階主管在前往中國晶片公司工作前,幾乎都曾在矽谷任職多年,在當地的晶片生產公司或半導體設備公司效力。以往這些人員的工作經歷,反映的是多年來人才的跨國流動。部分人士是受到中國「千人計畫」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畫」等方案的吸引,而赴中國任職。北京當局在2008年推動「千人計畫」,以提高國內的研究水準。
商務部本月對中國祭出的半導體出口管制,涵蓋了一系列的晶片和晶片製造技術,這是華府迄今對中國科技產業的最大打擊。
令半導體業者感到意外的是,這項限制令同時也禁止美國人員協助中國研發或製造先進晶片,除非取得許可,目的是不讓美國的晶片技術外流。商務部對「美國人員」的定義,包括美國公民、取得永久居留權者、居住在美國的人員、及美國企業。
半導體業者說,中國北方華創和荷蘭艾司摩爾等數家業者,在釐清美方禁令的同時,已禁止美國人員從事受到美方限制的工作。
企業顧問業者Control Risks的全球風險和情報主管查莫羅說,美國限制中企延攬美國人才,重創中國將技術鏈升級的企圖。他說:「若沒有人才讓半導體技術發揮作用,這項技術就一文不值。」
對許多擔任中企高層的人員來說,美方的新規定可能將迫使他們在事業或美國公民身分(或永久居留權)間抉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