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網購平台充斥含汞量嚴重超標美白面霜

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全球環保組織「零汞集團」(Zero Mercury Working Group,ZMWG)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規模最大的網路購物平台例如eBay、亞馬遜(Amazon)、阿里巴巴(Alibaba)等,充斥含汞量嚴重超標的美白面霜。
在這項調查報告中,「零汞集團」研究人員從歐洲、亞洲、非洲及美洲地區共計17個國家,超過40多個網路購物平台買到271種美白產品,並且進行檢測分析。統計結果發現,從16個國家分別買到的129種產品含汞量都超過安全標準,而這些產品卻在30多種網路購物平台都能買到。
「零汞集團」汞政策研究計畫部執行主任班德爾(Michael Bender)指出:「當我們開始了解這些產品在網路上的銷售狀況時,發現分布市場非常廣泛。」他比喻說:「如果跟我們在各地市場的銷售情形相比,出現於網路購物平台的景象簡直就像大爆發。」
絕大多數國家對於美妝產品含汞量訂定嚴格標準。「汞水俁公約」(Minamata Convention on Mercury)通過的國際安全標準為1ppm(part per million)以下,並於2021年上路實施,眼部美妝產品也包括在內。根據這項全球協議,含汞量超過1ppm的美妝產品製造、進口與出口,一律應予禁止。
不過,「零汞集團」這項調查研究則發現,47%美白產品含汞量明顯超標,不少產品含汞量高達1萬ppm,甚至5萬ppm。
被驗出含汞嚴重超標的美白產品,製造廠商包括中國品牌嬌麗(Jiaoli)、泰國品牌Kim、墨西哥品牌La Tia Mana以及巴基斯坦品牌Goree、Aneeza、Faiza、Chandni、Noor。「零汞集團」指出,除了La Tia Mana商品之外,其他品牌的美妝產品之前就被「零汞集團」驗出含汞量嚴重超標,但卻持續在網路平台販賣。
「零汞集團」指出,販賣這些含汞量超標的網購平台應該承擔責任,要遵守各國美妝產品的健康與安全法規。班德爾說,實體商店必須遵守在地國的法律,網路電商似乎不必比照辦理,如此差別待遇並不公平。他說:「國內法規定義為違法的情事,網路平台也應該視同違法。」
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美白美妝產業在全球市場估計有80億商機,市場大餅到了2026年估計將成長至118億元。長久以來,屬於有害物質的汞經常被添加在美白產品當中,因為可以避免皮膚黑色素沉澱,但使用者健康則面臨高度風險。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