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亞太助卿:川普政府挺台 大多是抗中的策略性手段

美國國務院前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8日表示,台灣捲入美中之間的策略競爭是有風險的,美國總統川普為了連任,近期對中國的態度趨於強硬,這是他的競選策略,台灣在美國國安界的友人感到憂慮,美國大選期間的權宜之計長期來看不見得對台灣有利,且隱含誤判及無意給台灣造成有害結果的風險。
外交部與國防安全研究院8、9日兩天舉行「凱達格蘭論壇」,羅素以視訊方式參與;他在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執政時期擔任亞太助卿。
羅素說,美中關係和兩岸關係一向相關,而這兩個關係最近都處於不好的狀態,北京沒有放棄以武力統一台灣,台灣面臨的挑戰是在開放的民主社會及保衛安全間尋求平衡,北京使用混合戰術,包括威嚇施壓、心理戰但同時又有收編,北京像是在賭博,賭隨著時間過去,台灣抵抗的意志會逐漸衰退,政治分化也將削弱台灣因應威脅的能力。
羅素說,北京利用多種手段對付台灣,「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包括削弱台灣的競爭力、在國際上孤立台灣、強迫其他國家在地圖或網站上把台灣改名、禁止陸生赴台,以及在台海周邊軍演,但又同時和台灣特定縣市購買農產品、和台灣的特定企業合作、操弄特定媒體和台灣政治。
羅素說,美國和台灣之間最近關係有許多進展,包括副總統賴清德上任前,年初到美國、通過台北法案、美國向台灣軍售F-16戰機,還有這個月美國衛生部長阿查爾訪台,台灣最近宣布開放進口美國豬肉和牛肉,但並非巧合的是,美中同時在台海周邊、出於政治動機的軍事活動都顯著增加,美軍在歐巴馬政府時代也曾航經台灣海峽,和現在不同的是,現在的白宮會把事情公開周知。
羅素說,大家應該要認知到台灣捲入美中之間競爭的風險,川普政府最近幾個月對中國的發言和行為越來越強硬,這和他爭取連任的競選策略有關,台灣在美國國安圈的朋友很憂慮,美國大選期間的政治權宜之計,長期而言不見得對台灣有利,尤其令人擔心的是,川普政府各項挺台作為在大選過後可能就缺乏政治效益了,對川普政府而言,支持台灣大多是對抗北京的策略性手段。
羅素說,北京的策略除了削弱台灣的抵抗能力,也賭美國會如何處理兩岸議題。美方應修復對盟友和夥伴的承諾與忠誠,而他建議台灣增加國安相關預算及持續推動可吸引外資的經濟改革,來因應來自北京日益升高的壓力。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