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簽署多項法案有助科技創新和投資 但不利企業獲利

拜登政府最近支持多項立法,短期有助緩和通膨壓力,長期則可吸引投資。不過,對美國企業獲利可能有負面影響。
白宮經濟顧問迪斯(Brian Deese)接受彭博新聞訪問時表示,降低通膨法、晶片暨科學法,以及基礎建設法都將開啟長達多年的公共支出承諾,也將吸引民間資金投入高回報的產業。他說,新法也會在未來3到12個月降低處方藥的成本,有利降低通膨。
多位產業界專家針對晶片暨科學法表示,美國提升國內半導體製造,有益美國本土在創新上的發展,確保科技新創公司在擴大新創技術時有資源可配合。相對地,依靠半導體穩定供應的新創公司可望吸引更多民間投資,因為晶片取得容易,不再受供應鏈中斷的影響。
主要投資晶片業的非營利的創投基金America's Frontier Fund創辦人Edlyn Levine在華爾街日報舉辦的CIO Network線上高峰會上說:「車庫裡有兩人總比一人好。」
創投基金Murray Hill 集團合夥人 Mike Burns在同一場論壇說表示,就人工智慧或量子運算等技術領先地位和中國大陸較勁來說,完全取決於半導體是否容易取得,「這是國家和經濟穩定的戰略問題」。
至於降低通膨法,摩根大通周二發布報告說,「依據我們的分析,降低通膨法對標普500指數每股獲利2013年的負面影響估計在4到5美元。」摩根士丹利所指的是標普500指數整體全年每股純益(EPS)所受的影響,而明年全年EPS預料遠超過200美元。
摩根大通說:「值得注意之處,這EPS下修主要是15%最低稅率和1%買回股票課稅造成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