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川普破壞移民制度拜登卻未改進 烏克蘭難民遭殃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蘭佩爾(Catherine Rampell)撰文指出,美國移民制度在前總統川普任內遭到破壞,拜登總統上台後卻未能改善,受到俄烏戰爭影響而顛沛流離的烏克蘭人因此遭殃。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歐洲爆發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規模最大的難民危機。過去一個月裡,300多萬烏克蘭人逃往別國避難,其中半數為兒童。報導指出,絕大多數烏克蘭難民逃往波蘭、羅馬尼亞等鄰近國家,這些國家對於安置大量湧入的難民潮,手邊能夠運用的資援,顯然不如美國。
蘭佩爾指出,美國官員除了提供技術與經濟援助之外,並未實質參與接收流離失所的烏克蘭難民的安置任務。到目前為止,美國只做到了最低標準的協助,也就是允許已經在美國的烏克蘭人,在美停留時間得以延長。對於家人仍困在烏克蘭戰區的民眾,以及放棄一切逃離家鄉的烏克蘭人來說,美國政府做的實在太少。
專欄中指出,拜登政府有許多選項可以協助烏克蘭民眾,尤其是有親屬在美國的烏克蘭人,例如對於已經申請依親或工作簽證的烏克蘭公民加速移民審查作業,也可以讓數以千計已經提出重新安置(resettlement)的烏克蘭難民可以先行抵達美國,允許在美國完成申請手續的最後階段,因為整個程序可能需要耗時數年。蘭佩爾指出,美國曾在1999年對於遭到迫害的科索沃民眾提供類似協助。
蘭佩爾指出,拜登從川普政府接手的移民制度,在川普任內已被破壞得亂七八糟,移民官員士氣低落而大量離職,預算管理失當導致包商遭到解雇,移民申請作業則出現嚴重延宕。美國連續數年只接收少數難民,使得接待及安置難民的非營利組織體系跟著崩解,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川普基本上更停止難民面試及審查。
文中指出,拜登上台後終於調高接收難民的人數上限,不過在上個會計年度裡,接收難民人數還是沒有達到拜登先前承諾的目標。在2022會計年度裡,美國接收難民人數的目標為12萬5000人,但以目前作業進度看來,最後只有不到1萬6000名難民可望申請過關。
就在同一時間,數以千計的阿富汗民眾還受困於世界各地的軍事基地及難民營,等候美國移民官員審查難民申請。某些民眾不堪漫長等待,已經冒著危險回到阿富汗,少數已經獲准得以先行抵達美國的阿富汗難民,到目前為止仍然並沒有獲得永久居留權的管道。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