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
聽新聞
test
0:00 /0:00
我讀了一篇名為「濫竽充數」的故事:戰國時期的齊宣王很喜歡聽吹竽,每次演出都要由三百人一起演奏,並給予演奏者豐厚的獎勵。
有個南郭先生,他非常想得到那些獎勵,但他不會吹竽。儘管如此,他還是去拜見齊宣王,說自己擅長吹竽,成功加入了演奏隊伍。南郭先生假裝和其他人一樣演奏,享受著獎勵,就這樣過上「濫竽充數」的生活。時間流逝,齊湣王繼位後,他只喜歡聽獨奏,南郭先生知道招遙撞騙的日子混不下去了,只好連夜逃走。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警示: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某事,卻靠欺騙來混日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記得之前讀過一篇文章,說有個目不識丁的地主,請了一位老師教兒子讀書,老師開始教地主兒子寫一、二、三,地主兒子卻跑去告狀說:「爸爸,我都學會了,用不著請老師!」地主聽後就把老師辭了。過幾天,地主想邀請一位姓萬的親戚來家裡做客,讓兒子寫個請柬,他寫了一整天也沒寫完一個萬字。
這個故事也說明了同樣的道理,做人要實事求是,弄虛作假是經不起考驗的,「濫竽充數」最終仍會敗露。所以,我們一定要努力學習,掌握真本領,才能發揮所長。
陳偉濤(紐約,人力中心中文學校)
在「葉公好龍」這個成語故事裡,葉公是一個很愛龍的人,他家裡擺著許多龍的雕像和畫作。每當他談到龍的時候,他的眼睛總是充滿崇拜和熱情。
然而,當真正的龍來到他家的時候,葉公卻被嚇跑了。這個故事揭示了葉公雖然口頭上說喜歡龍,但實際上卻不敢面對真正的龍。
這個故事可以用來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的心理,有些人表面上表現出對某事物的喜愛,但面對現實情況時卻感到恐懼或不適。這個故事提醒我們,真正的勇氣不是說說,而是敢於面對真正的挑戰。這值得我們去思考,我們在生活中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我們是否真的敢于面對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