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
前幾天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重要的節慶之一,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慶祝。端午節也可以稱為天中節、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傳說中,這個節慶是為紀念詩人「屈原」。關於端午節有很多不同的故事,而屈原的故事是最為人所知的。屈原是楚國人,他個性正直,當他看見大王聽信身邊小人的話,改變很多政策而危害國家安全時,屈原決定勸誡大王,但大王一點都不聽屈原的意見,反而把他放逐到很遠的地方。後來,秦國侵略了楚國,屈原看見自己的國家被滅亡,心裡非常痛苦,所以就跳河自殺。
在屈原跳河後,大家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所以撒了許多米飯到江裡餵魚,希望魚蝦不要吃掉屈原的身體。但是米飯撒到江水裡就散了,所以人們後來就把米飯包在竹葉裡,做成粽子再投入江中,這也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端午節還要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划龍舟。划龍舟的由來也是跟屈原有關。當大家把粽子投到江裡時,大魚便把竹葉咬開,散落的米飯反而引來更多魚蝦。於是,人們又想到了一個辦法,因為水中的動物都受龍王管轄,所以人們就把船裝扮成龍王的樣子,一邊划船一邊敲鑼打鼓,讓魚蝦以為龍王來了,就不敢靠近屈原的身體、吃他的身體。
我還記得去年端午節,媽媽包了一顆非常大的粽子。媽媽用許多竹葉把整個蒸籠鋪滿,再把糯米和餡料放在竹葉上,最後再用紅線把竹葉包起來,成了一顆與眾不同的大粽子。除了大粽子外,善於做麵包的媽媽,有一年還做「包烤粽」給我們吃。這「包烤粽」顧名思義就是粽子造型的麵包,裡面包的是肉餡,一烤好就香味四溢,內餡還有滿滿的湯汁,好好吃!
每年端午節,我們常常邊吃著美味的粽子,邊觀看台灣的龍舟賽,度過我們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很喜歡的中國節慶之一。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