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Q&A/為了省錢 該不該改住小房
問:通貨膨脹下,物價飛漲,這個時候,為了省錢,是不是應該縮小住房、甚至讓車輛降等?
答:一般人談省錢,總繞著食品、衣服、休閒旅遊等消費項目打轉,而在當今通貨膨脹的嚴峻環境下,光在這些小項目省錢還不夠,該把目標擴及住房、汽車等大項目,或許才能省大錢。
根據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通貨膨脹幾乎讓所有商品價格上漲,在美國,人們就算買相同商品和服務,每月花費也比去年增加近450美元。
壽險業者John Hancock高級財務顧問斯皮羅(Connor Spiro)說,通貨膨脹比最初所預期的要棘手得多,歷經2022年、甚至繼續邁入2023年,恐怕會發現通膨時期比原先預期的更長久。
理財專家提出的預算縮減建議通常側重於削減串流媒體服務或外出就食等日常可自由支配的開支,但這些省錢之道可能難以持續,而且消費金額相對小,省下來的資金往往不夠大、很難產生長期影響。
如果要看到明顯的省錢成效,必須積極著眼於大項目,包括與住房相關的租金、房貸,或者與汽車相關的購車成本和車貸。
●潛在省錢效益
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數據顯示,去年全美住房平均花費為2萬2624美元,交通花費1萬961美元,這兩大項目占年度總支出的一半以上。
因此,針對這些大筆支出項目做出重大改變,節省效益將加倍,進而騰出更大的可自由支配支出空間。針對大項目縮小規模需要大幅改變生活方式,例如搬到較小的房屋或生活成本較低的地區居住、將豪華車換成標準車型等等。
●現在馬上行動?
過去長久以來,如果想大幅削減開支,縮小住房或車輛規模必然是明智選擇,但如今利率快速上升,縮小規模的成效計算變得錯綜複雜。假如過去幾年已鎖定較低房貸利率,那麼目前房產的每月還款額相對低,搬到房價較低的小房子卻採用當前高利率可能反而不划算。
因此,斯皮羅說,在這種經濟環境下,重要的是考慮縮小到什麼規模,究竟是縮小規模並且另外買一個房子?還是縮小規模而租房?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財途徑。
假如租屋而住,最近高度通貨膨脹下,恐怕很難便宜租房、不太容易省下可觀儲蓄,除非搬到相對不理想的地區;採取行動前務必要精確計算數字,看看究竟可以節省多少錢、研判縮小規模並且租房是否值得。
針對換車,高通膨下,車價不斷上漲,與其冒然花錢買小一點的車子,也許還不如繼續保留較舊的高檔汽車,不過,假如使用租賃車子且租約即將到期,可藉由買斷來省錢。
●個人情況不同
該不該縮小住房和汽車規模?有很多考量因素,因人而異,包括目前及未來的收入、是否打算結婚生子等人生規劃,此外,人生階段的改變也很重要。
理財業者EdelmanFinancialEngines.主管巴羅(IsabelBarrow)說,假如年僅25歲、幾乎所有收入都付房租以致於無法存退休金或應急金,必須好好思考租金是否太高,但如果最近剛退休、住在大房子裡但房貸負擔不大,未必要換小房子住,不如刪減其他生活費用,比較務實。
●住房成本底線
如果在通貨膨脹衝擊經濟前就將大部分固定支出管理得當,處境可能比想像來得好,不過,仍需要考慮一個經驗法則,那就是,住房成本不應超過實得工資的三分之一。
巴羅表示,人們經常過度擔心,大可不必如此;假如有固定的房貸和汽車分期付款或者車貸、又有不錯的醫療保險,即使雜貨漲價,也未必要全盤調整住房、車子進而影響生活結構。
縮小住房或者車子可能因應通貨膨脹的解決方案,但當前的經濟環境複雜,做決定比過去更艱難;專家建議仔細查看所有開支,尤其是佔預算大部分的開支,這才是讓財務保持在正軌上的上上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