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港男泰國高空彈跳繩突斷 自由落體驚魂畫面瘋傳

蘋果CEO庫克現身北京三里屯 看到小米手機有這反應

理財Q&A/做好財務準備 被裁員非絕路

問:我們這個行業最近有很多公司裁員,我已步入中年、薪資不低,很可能成為公司裁員頭號目標。該如何事先做好財務準備,才不致於遭逢裁員時陷入困境?

答:無論是否擔心收到粉紅色的解雇通知單(pink slip),現在提前採取防禦性資金準備有百利而無一害,萬一被裁員,所有的事先準備都可在失業時派上用場、保護財務免陷絕境。

全美失業率目前仍接近歷史低點,但已有跡象顯示勞力市場可能並不像這些數據所顯示的那樣強勁。 舉凡社群媒體公司色拉布( Snap) 、電子產品零售業上選公司(Best Buy)、證券業者高盛( Goldman Sachs)等各行各業近幾周都宣布一系列裁員消息。

根據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最近一項調查,全美半數公司高階主管表示計畫今年底之前裁員。

就業市場似乎暗潮洶湧,許多人不免提心吊膽。無論是否擔心雀屏中選被裁員,提前布局做好防禦性財務措施必然有幫助,就算被解雇、丟掉飯碗,還有些許本錢在握,可安心專注尋找下一份工作,不必為了付不出帳單而憂心、四處奔波籌錢。

保險業者John Hancock資深財務顧問斯皮羅(Connor Spiro)說,主動總比被動好,與其空憂慮,不如將目前視為對最壞情況的壓力測試,趁機思考:該怎麼做才能準備就緒、妥善規畫?

當務之急是馬上查看預算並削減可度假或外出就餐等可自由支配的費用,一旦捨去一些花費、省上額外現金,接著可採取以下五步驟,讓每一分錢發揮最大效用。

第一步:建立應急金

傳統建議是將相當於三到六個月費用的資金存入流動帳戶以備不時之需, 如果擔心被裁員,可將該帳戶應急金額度提高到相當於六個月到一年的費用,尋找新工作時可提供額外緩衝。

第二步:降低債務

假如背負高息信用卡債務而遲不償還,隨著利率上升,債務總額只會日益增加;因應之道是,全力優先償還、或者想辦法將卡債轉移或合併為較低利率的貸款。理財業者Edelman Financial Engines財務規畫總監貝爾巴羅(Isabel Barrow)說,最糟糕的情況是,在失去工作無力還債時仍有大筆信用卡債。

第三步:考慮兼職多賺一些錢

除了藉由刪減支出來騰出資金,還可兼職增加收入,兼職副業通常是在長年耕耘的領域裡擔任自由工作者或諮詢工作、可賺取額外資金的愛好、或者駕駛同乘車或代客送餐等零工。

第四步:重新連接人脈網絡

許多人因新冠疫情而停止參加所任職行業的相關活動、與業界人士關係日漸疏遠,如今疫情紓緩,正可重出江湖、開始露面,重建散落的人脈網絡。為了重新建立這些關係,不妨趁現在與在其他公司任職的前同事或同學聯繫,不僅有助於提供工作機會,還可藉助人脈更進一步深入了解行業生態,包括工資水平、以及可能感興趣的職位有哪些條件要求。

此外,舊金山理財業者Ballast Point Financial Planning 創辦人、收費認證的理財規劃師泰德拉斯卡(Shawn Tydlaska)提醒要確保手頭技能和求職社群媒體 LinkedIn的個人資料更新,這麼做可隨時準備就緒再出發,就算真的被解雇,也可盡快找到新工作重新就業。

第五步:備妥健康保險計畫

一旦被解僱,原雇主將不再付費為您投保健康保險。但是保有健保至關重要,可藉助《統一綜合預算調節法案》 (Consolidated Omnibus Budget Reconciliation Act, COBRA) 因應,根據該法案,失業後仍可繼續保有原雇主提供的健康保險,只不過換成自己付費,「失業」算是符合條件的事件,可通過配偶的雇主或公共市場獲得保險,不必等到開放公開註冊時才買保險。

裁員 保險 社群媒體

上一則

這家潛艇堡專賣店逆轉勝 都拜這個策略所賜

下一則

稅務漫談/學貸免還 仍要在州上稅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