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馬赴中山陵拜謁落款民國紀年 台確認中華民國現狀第1人

未冠頭銜…降低馬英九訪中政治味 北京謹慎拿捏

理財Q&A/通膨下 女性衛生用品怎麼省?

問:女性用品總是相對昂貴,通貨膨漲下有什麼辦法減輕負擔?

答:長久以來,專以女性消費者為訴求的商品經常採用粉紅、紫色等顏色包裝,而且往比男性同類商品貴,有「粉色稅」(pink tax)之稱;近來因通貨膨漲、疫情造成供應鍊問題,女性經期用品既貴又缺貨。

疫情爆發後,商店貨架曾因供應鍊問題空空如也,所幸衛生紙、洗手液等基本用品已恢復正常,衛生棉繼續缺貨,價格昂貴和供應鏈問題對婦女及還有生理期的族群衝擊最大。

粉紅稅由來已久

女性倡議組織The Frugal Feminista創辦人史蒂文斯(Kara Stevens)說,粉紅稅對女性的傷害比想像來得大。

財務簡化網站The Balance稱,同類商品以女性色彩包裝、以婦女為訴求,平均價格比男性商品貴13%;6月年通膨率超過9%,價格上漲對女性和經期族群影響尤大。

女性用品昂貴,女人收入又比男性低,負擔更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2020年,男人每賺一美元,女人只賺83美分。

生理期貧窮(Period Poverty)

這是指因經濟困難而無法正常負擔或取得足夠生理用品及相關教育。史蒂文斯說,這個問題至少影響全球5億人,他們可能無法上學、工作或以其他方式參與日常生活,即便如常作息,也感焦慮。

生理期用品是必需品,全美26州卻視為奢侈品而非醫療必需品來課稅。全國婦女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Women)估計,女性每次經期平均花20美元買生理用品。

遊民或低收入者常被迫用衛生紙和抹布等不潔用品代替,易導致毒性休克症候群、尿道炎和酵母菌感染。

婦產科研究雜誌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於2019年發表研究報告,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有三分之二低收入婦女前一年曾買不起經期用品,20%每個月都買不起、約50%要在食品或經期用品間取捨。

致力推廣經期健康公平的國際非營利組織Days for Girls稱,全球四分之一女性處於生理期貧困。

拉丁裔和黑人女性最艱困。BMC Women's Health對大學年齡層女性進行調查,24.5%拉丁裔和19%黑人女性過去一年曾經歷生理期貧困,白人女性為11.7%,家族第一代上大學的人、在美國以外出生的學生經歷生理期貧困比例較高。

政府是否對採購生理期產品提供援助?

前總統川普2020年通過「新冠病毒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案」(簡稱CARES法案),人們可用雇主資助帳戶如健康儲蓄帳戶或透過醫療報銷購買女性衛生用品;但生理期用品不包括在其他政府資助計畫內。

立法者也致力解決問題,國會女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推動2021年「全民經期平等法案」(MenstrualEquityforAllActof2021),提議聯邦撥款為學校、被監禁者、無家可歸者及大公司和聯邦公共建築免費提供經期用品。聯邦層級迄今未採取措施。

各方人士推動在學校免費提供經期用品逐步有成。美國教育委員會(EducationCommissionoftheStates)稱,2017年以來,加州、紐約、伊利諾、新罕布什爾和維吉尼亞等五州已立法要求學校免費提供經期用品;2021年以來,其他若干州頒布法律,向弱勢學生和無家可歸者免費提供經期用品。

有些民間組織也幫低收入者獲經期用品。新州組織Moms Helping Moms Foundation透過專屬計畫Healthy Periods Program為貧困家庭提供必需品,項目負責人朗斯(Jordan Langs)說,2019年開辦以來捐贈21萬5000多份經期用品。

婦女平均每個月經歷一次生理期,一生約450次,每次經期用品平均20美元,依此推估,一生花費9000美元;全球最大省錢網站The Penny Hoarder稱,由可拋式衛生棉墊轉換為可重複護墊,每年省近100美元。

市售可重複經期用品包括經期內褲、月經杯(menstrual cups)和可重複護墊;月經杯使用期10年,可重複使用的護墊和經期內褲可用20多次周期,初始成本可能比一次性用品高,連續幾個周期就回本。

可持續經期用品不僅省錢,也環保。可持續和可拋性經期用品業知名品牌之一August由哈佛大學畢業生岡本(Nadya Okamoto)2021年創立,其一次性用品可分解、包裝紙可堆肥。

低收入 疫情 教育

上一則

景氣愈差唇膏賣得愈好 口紅效應庇蔭美妝產業抗衰退

下一則

期待美國房價下跌?專家分析:沒那麼快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