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車價「大幅回落」3年來最佳購車時機出現

這些人聯手 將麥卡錫拉下眾院議長寶座

理財Q&A/物價飆漲 如何守住預算?

最近物價上漲,該如何訂出並守住合理預算?圖:pixabay
最近物價上漲,該如何訂出並守住合理預算?圖:pixabay

問:最近物價上漲,該如何訂出並守住合理預算

答:物價走高時,堅守合理預算難上加難。根據消費者物價指數,過去12個月在家用餐的成本上漲10.8%,創1980年以來最大漲幅,肉類、家禽、魚和蛋漲幅更大,超過14.3%,創1979年5月結算以來的最大年增幅。

食品價格上漲之下,消費者更需要牢記預算準則,據以擬訂預算並控制支出。

雜貨預算多少?

根據美國農業部,2020年全美每人食品支出平均占可支配個人收入的8.6%。

勞工統計局2020年數據顯示,全美家庭平均年雜貨成本4942美元、每月約411美元,對某些家庭來說合情合理,但對其他家庭而言不合理。

因此,農業部每月隨著物價波動公布月支出、周支出預算,依每家庭財務狀況概分為「節儉計畫」(thriftyplan)、「低成本計畫」(low-costplan)、「中度計畫」(moderate-costplan)和「自由計畫」(liberalplan)。

例如,四口之家的中等預算(假設孩子6到8歲、9到11歲,父母19到50歲之間)是食品雜貨每周282.5美元;隨著孩子長大,食物預算增加,14至18歲的少年平均每周食物雜貨預算是82美元,如果屬於「低成本計畫」,每周預算降為64.6美元,「自由計畫」則是95.1美元。

農業部的預算規畫男女有別。例如,中度預算下,十幾歲女孩每周雜貨預算是65.4美元,比同齡男孩少17美元;19至50歲成年男性每周食物預算80.4美元,同齡女性為68.2美元。

堅守預算5招

訂預算並非難事,守住預算才是大挑戰。亞利桑那州打理生活的高手羅斯(EileenRoth)寫了一本書「為傻瓜組織」(OrganizingforDummies),提出堅守預算的妙方。

第一招是列購物清單,到店裡之前先瀏覽冰箱和儲藏室物品,庫存量僅三分之一的物品才列入清單;第二招是建立餐飲習慣,有了規律,容易預測花費,羅斯舉例。可固定每周三晚餐吃義大利麵、周五吃魚等等;第三招建立購物習慣,一旦每周同一天在同一家店購物,將很容易知道店裡有什麼、擺放在哪裡,省時又省錢。

第四招使用折扣券不要失去理智,切忌因為有折扣券就非得使用不可,以免不省反浪費;第五招是特賣時選購商器,很多商店星期三打廣告,不妨密切注意報紙,此外,節日過後往往有很多折扣,諸如情人節過後買糖果、感恩節過後買火雞都可撿到便宜。

此外,針對外出用餐,盡量減少,根據農業部省錢建議,外食費用(包括外賣)應不超過月收入的4%到5%。

雜貨省錢之道

購買雜貨用品也有省錢訣竅。

第一招是網購代替店面購物。提供家用食譜的網站TheForkedSpoon站主蘭德哈瓦(JessicaRandhawa)經常以亞馬遜(Amazon)應用程式網上訂購全食品(WholeFoods)雜貨,網購可從容挑選、比價;第二招善用優惠券,洛杉磯健身教練德爾普雷特(AudreyDelPrete)建議從郵件找紙張優惠券、上網搜尋數位優惠券;第三招是列出購物清單,只買馬上用得到的物品。

第四招是到經常光顧的商店申辦積點方案,長期下來可積點折算成優惠;第五招是選購商店品牌(storebrands),比起專業知名品便宜、品質不遜色;第六招化整為零分批選購,與其一、二個星期到超市一趟大採購,不如拆分成幾天跑一趟,這麼一來,每次只會買接下來幾天用得上的東西,而不是預購未來一、二周的物品,這樣會較精準、不浪費。

除此之外,還有層出不窮的省錢招術。好比說,如果是某些餐館的忠實顧客,可下載餐廳應用程式、加入忠誠計畫,獲得特定地點用餐的折扣,又如,與其選擇送貨到家,不如選擇網購之外到店取貨,雖然出門花油錢,卻可能因此省下購買雜物的錢。

預算 農業部 義大利

上一則

路透調查:全球房市熱潮消退 部分市場房價明年轉跌

下一則

美商用不動產市場 降溫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