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黃金價格屢創新高 在好市多買金條划算嗎?

經濟學人:全球風險 川普回鍋居首

導演馬躍·比吼:紐約經驗開啟新世界

馬躍·比吼回憶,紐約作為「世界的中心」,為從部落中走出的他打開世界的大門。(記者許君達╱攝影)
馬躍·比吼回憶,紐約作為「世界的中心」,為從部落中走出的他打開世界的大門。(記者許君達╱攝影)

出生在花蓮玉里羅織部落的阿美族人馬躍·比吼(Mayaw Biho)是1990年代台灣原住民紀錄片創作者代表人物之一。他廣電系科班出身,一直堅持通過影像紀錄表達身為原住民的關注、思考、身分認同以及觀看自己族人的視角。2000年代,他創辦「阿美電影節」,以「原住民拍給原住民看」,把原住民拍攝的影片拿到鄉間或部落放映。馬躍·比吼說,電影節源於一次紐約之行。2000年在紐約居住的半年,為一個從山中部落走出的青年徹底打開新的世界。

2000年,馬躍·比吼拍攝的影片傳播到國外,受到好評,還接到洛克菲勒基金會邀請,他飛赴紐約。「接到印著『洛克菲勒』的名片,你無法想像我當時感覺到的鼓勵。」英語不好,他硬著頭皮寫了兩頁計畫書,然後就獲得基金會贊助的2萬美元。「第一次知道,原來還有可以不用寫報告、不用核銷的贊助。」

馬躍·比吼在曼哈頓住了下來,像每個帶著夢想到這的藝術家一樣,到處參觀、學習、思考。因原住民身分,他比較關注這個人群,發現位於下城的美國印地安人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 Indian)紐約分館內有很多有價值的影像,便常前往,還認識當時在館內工作的伊莉莎白(Elizabeth)。伊莉莎白推薦一位住在亞利桑納的導演Victor,用印第安人視角重新詮釋經典電影「與狼共舞」(Dances with Wolves)情節,用反敘事的手法表達對當時好萊塢電影白人中心主義的反抗,並因此成名。馬躍·比吼於是至亞利桑納拜訪他。

交流中,馬躍·比吼反思台灣原住民曾在影視創作中的地位:或是充滿歧視與刻板印象的反派,或是人類學家關懷的對象,但從沒有以自身為主體去觀察和講述。「我們永遠都在被看,什麼時候也能主動去看?」這促使他回台後決定做原住民自己的電影節。

馬躍·比吼表示,如果不是在紐約這半年開拓眼界,就不可能有「阿美電影節」,更不會有以後的事業。他說此次來紐約參展為「還願之旅」。他在台灣創辦兩所學校,提供原住民兒童最適合他們的教育,「立足於原鄉本土、知道自己是誰,也與外面的世界接軌,教授最有用的知識。」

原住民 電影 導演

下一則

何處是老家╱長期照護 中產家庭 難以承受之重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