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碌崙華社選區地圖遭指四不像

紐約市選區重畫委員會(New York City Districting Commission)日前通過市議員新選區地圖,交市議會審議;亞裔選民組織亞潮聯盟(Asian Wave Alliance)11日表示,新版地圖未考慮當地族裔及文化,就像拼湊出來的「四不像」,要求市議會駁回該版地圖,採用7月公布的地圖草案。
委員會於本月6日投票通過選區地圖,其中南布碌崙(布魯克林)部分地區與史泰登島被畫在同一選區,布碌崙第43選區仍是亞裔占多數;亞潮聯盟認同委員會保留亞裔占多數地區,但也批評新版地圖未保持8大道的完整性。
聯盟表示,8大道是布碌崙亞裔最集中的社區,但在新版地圖卻被畫分為第38和43兩個選區;根據該選區人口組成,亞裔約占32%,其餘則是西語裔和白人選民。
亞潮聯盟指,亞裔社區不論社會經濟或文化價值,都與該選區的其他兩族裔不同,若硬被畫分在同個選區,亞裔選民意見很可能被忽視;新版地圖雖第43選區亞裔占多數,但比7月份草圖占比低3%,當地居民聲音將無法被最大化。
聯盟提出此前在公聽會的證詞,表示7月的草圖最符合人口普查的數據及現實情況,即日落公園已成亞裔人口最密集地區,且戴克高地、班森賀等社區亞裔人口也快速增長。
聯盟要求市議會,向選區重畫委員會提出,把52街至64街的3大道至5大道範圍,一同畫入第43選區,以反映人口普查結果,呈現該區增長快速的亞裔人口。
亞潮聯盟也提出,新版地圖應對亞裔社區及其相鄰社區的畫分微調;由於部分戴克高地與史泰登島被畫為同一選區,有約3000名選民必須開車經過維拉扎諾大橋(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並支付16元的過橋費,才能到史泰登島與該選區議員會面,「這對居民不公平」。
事實上,日前的新版地圖投票中,來自史泰登島的委員史奈爾(Michael Schnall)認為史泰登島不應該與其他區混在一起,在15名委員中,投下唯一反對票。
亞潮聯盟也說,被同畫為第47選區的貝瑞吉和康尼島,透過位於戴克高地的一個街區「強行連接」,而這兩個社區「幾乎沒有共通點」,是「四不像」;要求市議會重視社區聲音,駁回新版地圖,並將社區意見一起交給選區重畫委員會考慮。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