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會晤宋濤再提九二共識 馬英九:兩岸只能透過談來解決問題

紐約州長市長沒出現…蔡英文僑宴 政要出席未如預期

錄取改革 社區:採州考成績、反抽籤入學

布碌崙州眾議員寇頓29日在麥金萊初中外舉行示威,反對紐約市公校繼續採用抽籤入學制度。(記者顏潔恩/攝影)
布碌崙州眾議員寇頓29日在麥金萊初中外舉行示威,反對紐約市公校繼續採用抽籤入學制度。(記者顏潔恩/攝影)

布碌崙(布魯克林)州眾議員寇頓(William Colton)29日在麥金萊初中(McKinley Junior High School)外舉行示威,反對紐約市公校繼續採用抽籤入學制度;多個華人組織、民選官員力挺,指抽籤入學傳遞錯誤信息,使部分學生放棄努力。

寇頓表示,成千上萬的學生因抽籤制度被分配到不感興趣的學校,但不得不去上學,這說明紐約市教育系統出現缺陷,當局應著重解決;現行制度造成20%的學生未被選入12所志願學校的任何一校,當局應聆聽家長的心聲,解決孩子們被分配不當的情況。

第20學區委員會主席斯托(Stephen Stowe)表示,初中入學制度在停用篩選評估標準兩年後,終於重啟,但可惜的是依然未接納州考成績;他指平時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也因不同學校、老師的標準而異,唯有州考是公平的評估方案,「好事是當局還未完全排除,這將是一個開放的議題,要持續爭取。」

家長凌飛表示,自2018年捍衛特殊高中入學考試(SHSAT)起,華人的核心訴求就是要求市教育局建立考核制度、以及擇優錄取,但這次當局花了那麼長時間,最終還是保留抽籤入學制度;統一的考核制度讓規則變得簡單,相反抽籤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出現混亂,不知會被分到哪所學校,而校方對學生的教育水平也不了解。

華人家長舉標語示威,反對續用抽籤制度。(記者顏潔恩/攝影)
華人家長舉標語示威,反對續用抽籤制度。(記者顏潔恩/攝影)

他說自小幫當教師的雙親備課,當班級出現成績較差的學生時,老師通常為了遷就不得不降低學習標準,或採最保守的方式教學,造成其他學生可能受影響,整體教育水平難以提升。

張女士說,即將升初中的女兒詢問她今年的入學制度,表示如果是靠運氣,一直以來的努力可能付諸流水,以後的學生也沒必要用功讀書;「紐約是移民的城市,我們向來都告訴孩子,要通過努力去改變人生,有機會選擇所要的生活」,抽籤制度跟這個理念背道而馳,變相告訴孩子努力不一定會有回報、運氣更重要,這不該是教育者要傳播的觀念。

教育局 紐約市 華人

上一則

紐約中國當代音樂節「樂融東西」 10月回歸林肯中心舞台

下一則

紐約客談/深夜吃中餐 美好記憶褪色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