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州保護兒童網路隱私 擬立法允監護人管控生前帳號

紐約州議會近日提出一項嚴密保護兒童互聯網隱私的新法,除禁止針對兒童投放網路廣告及收集兒童個資外,還規定科技公司在發生網路緊急事件時應及時通知家長,並在兒童死亡時允許其監護人管控他們的帳號,華人家長對新法表示歡迎,但也提醒,家長應在疫後更注意子女超時使用電子產品所帶來的危害。
新法由州參議員郭納德(Andrew Gounardes)提出,處理數位隱私侵權的律師格貝(Carrie Goldberg)協訂,並以加州上月由州長簽字成法的「加州適齡設計規範法案」(California Age-Appropriate Design Code Act)為藍本,加州規定科技公司在互聯網上建立兒童保護機制,禁止針對兒童投放網路廣告、收集兒童數據及出售兒童的個資。
此外,新法還比加州法更進一步,要求科技公司在發生網路緊急事件及時通知家長。2020年4月,布碌崙(布魯克林)11歲女童的裸照在某社交媒體平台流傳,她的母親報警無果,也不能及時聯絡到背後的科技公司,後通過一位社工聯絡,才在兩周半後取締這些照片。新法不僅可在該類情況發生時第一時間通知家長,也可使家長聯絡到科技公司的「真人」客服。
另一點是允許兒童死亡時,家長或其他監護人能進入與管控他們生前的社交媒體帳號,並要求科技公司加快針對兒童犯罪的處理。2019年7月,紐約17歲網紅德文絲(Bianca Devins)被男友砍下頭顱,她的屍體照片還被上傳到社交網路,其母至今仍無法登入女兒的帳號,未能把頁面設為私人,阻止惡意評論。
華人家長對新法表示歡迎,「紐約市加強課程和教育家長領導」(Place NYC)共同創辦人朱雅婷說,疫情時開啟的線上教學,也使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變得正當,但家長真的很難監管,如果真的發生急事,沒法聯絡科技公司,難以想像後果。
曾為線上媒體業者的朱雅婷也坦承,科技公司不僅收集個人數據,投放廣告,還會分析用戶的網路瀏覽習慣並形成「算法」,讓孩子們沈迷平台內容,家長們平時對孩子們的關注也不可獲缺,「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和線下的朋友們玩耍」。
家長臧東慧則表示,網路雖促進交流,但也伴隨無數詬病及各種新型犯罪,尤其對世界觀尚未完全形成、不懂如何自保的青少年來說, 各種誘惑及陷阱時刻伴隨他們,在紐約及加州兩個「深藍州」,這樣的立法尤其重要,算是家長們面對被左派占領的大企業鬥爭的「一個小小勝利」,也希望有更進一步的立法,擴大家長本來應該擁有的權利 。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