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Vessel重開 安全與藝術之爭

曼哈頓哈德遜河廣場地標Vessel自開放後變成熱門自殺景點而長時間關閉,開發商正評估重新開放方案;但隨著疫情後的可能的人流增加,這一舉動好像更為冒險。
Vessel和哈德遜廣場的命運可謂一波三折,從公布到2019年開放,曾被冠上「破壞紐約文化」、「富豪城中城」等標籤;而伴隨疫情心理健康問題浮現,幾起自殺接連發生,引起了開發商和社區委員會的注意。
在大型戶外建築中,橋梁在傳統上一直是輕生者的首選,至少有研究表明這些地方的成功自殺率更高,像連結曼哈頓、新澤西的喬治華盛頓大橋、史泰登島的維拉札諾大橋等早有對加裝護欄的建議。
無庸置疑,阻止企圖自殺者最好的方法是增加屏障的高度,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開發商和本地社區當然理解人們擔憂要改變被視為藝術品的建築,但現在更應該考慮的是,在接二連三的自殺案之後,什麼時候藝術價值會讓位於安全?
去年一名親眼目睹24歲布碌崙(布魯克林)女子高麗(Yocheved Gourarie)自殺的華裔遊客說,不要以為跳樓自殺是在樓頂的猶豫徘徊,當日她看見高麗「興沖沖的爬上樓梯然後一躍而下。」。
「我嚇傻了,這一幕成了我一年的夢魘和心理陰影」她說,四周高樓環繞,偏偏在不算大的廣場中矗立了這樣一個造型奇特的建築物,讓人有一種置身於井底的窒息感,今後再也不會想再造訪此地。
防止輕生最好的辦法是保持樂觀,別太在意身邊人想法,至少嘗試一下。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