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21世紀貿易倡議談判中 戴琪:強化美台關係

日本人長壽的秘密 天天吃這5種食物

取經中國瓷 林明弘裝置藝術15日亮相「大都會」

台裔藝術家林明弘擅於透過大型畫作重新思考和打造公共空間。(The MET提供、Tom Chen攝影)
台裔藝術家林明弘擅於透過大型畫作重新思考和打造公共空間。(The MET提供、Tom Chen攝影)

由華裔藝術家林明弘(Michael Lin)設計的定點裝置藝術「Pentachrome」,將於15日(周一)在紐約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廳展出;林明宏以中國瓷器為靈感,並以博物館的藏品和建築為反襯,透過藝術讓參觀者透過全新視角,審視博物館大廳、露台及周邊藝術,提供耳目一新的藝術體驗方式。

1933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廳二樓露台,展出的中國瓷器。(The MET提供)
1933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廳二樓露台,展出的中國瓷器。(The MET提供)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百年來,都在大廳二樓露台處展出許多亞洲藝術品,其中包含許多中國瓷器,在博物館的冷色調石灰石表面、高聳的柱子、穹頂和拱門的襯托下,中國瓷器蜿蜒的器形和鮮明色彩與周遭環境形成反襯;「Pentachrome」展突顯、探索並逆轉這樣的關係,當參觀者搭乘電扶梯上樓時,會置身於由清代瓷瓶放大、滿目花鳥圖案當中。

林明弘將清代瓷器花紋放大,設置裝置藝術,讓參觀者置身於滿目花鳥中。(The ME...
林明弘將清代瓷器花紋放大,設置裝置藝術,讓參觀者置身於滿目花鳥中。(The MET提供)

林明宏受到城市街頭海報「Wild Posting」廣告的啟發,用兩個中國瓷瓶上的裝飾圖案,以堆積、不規則的方式處理圖象,將電扶梯沿牆創作了大塊而色彩鮮明的圖形,打破博物館的嚴肅氛圍,帶入街頭的閒適參與,讓參觀者沉浸於這些圖案,以更深入地思考它們在博物館大廳的歷史中扮演的矛盾角色,既是中心,也是邊緣。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霍林(Max Hollein)表示,林明宏的裝置藝術以意想不到、身臨其境的方式讓電扶梯鮮活起來,也引人深思博物館大廳展示中國陶瓷的歷史。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中國繪畫副主任、策展人史耀華(Joseph Scheier-Dolberg)表示,林明弘在藝術、建築和人際關係的融會貫通,讓他成為該展覽的理想創作人選;史耀華說:「他創造了一種令人難忘的視覺體驗,同時也讓人們留意到亞洲藝術在偌大的博物館空間內,扮演的重要角色。」

台裔藝術家林明弘擅於透過大型畫作重新思考和打造公共空間,在作品中經常使用台灣傳統織品的圖案和設計;他的作品曾在全球的大展覽機構和國際雙年展上展出,包括2013 年奧克蘭三年展和加州太平洋三年展、2016年的馬尼拉當代藝術設計博物館、2017 年的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藝廊、2019年的台北市立美術館,以及最近2020年的多倫多當代藝術博物館和墨西哥城Jumex博物館等。

林明弘將清代瓷器花紋放大,設置裝置藝術,讓參觀者置身於滿目花鳥中。(The ME...
林明弘將清代瓷器花紋放大,設置裝置藝術,讓參觀者置身於滿目花鳥中。(The MET提供)

博物館 大都會 加州

上一則

紐約客談/司法縱容 仇恨犯罪沒完沒了

下一則

紐約客談/倒數30天開學 燃不完的教育政治戰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