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第二例豬心臟移植 58歲病患「恢復良好」

保險不保、收費條碼沒到…新版疫苗施打一團亂

市長攜BID 剪綵哈德遜街景綠地

亞當斯剪綵哈德遜街景綠地。(市長辦公室提供)
亞當斯剪綵哈德遜街景綠地。(市長辦公室提供)

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與哈德遜廣場商改區(Hudson Square BID)12日剪綵哈德遜街景綠地,該區毗鄰華埠主幹道堅尼路(Canal St.),是下城街區改善的重要里程碑;華埠商改區(Chinatown BID)也表示,這是市府和市交通局對堅尼路及周邊區域真正重視及付諸行動的開端。

新修建的哈德遜街景綠地耗資1300萬元,設置單車道及停車位,寬敞人行道、超過8000平方呎綠植覆蓋,新增人行道戶外桌椅。

亞當斯當日為街道剪綵,他表示,哈德遜街會成為全市街道轉型的典範,為路人和單車族創造空間,改善公共空間環境並增加利用率。

哈德遜廣場商改區主席卡拉西克(Samara Karasyk)表示,荷蘭隧道(Holland Tunnel)附近的壅堵、環境汙染都影響生活品質;該項目籌畫已久,有助堅尼路周邊的情況好轉。

且林綠小區後對樹木栽種作出了大小調整。(記者張晨╱攝影)
且林綠小區後對樹木栽種作出了大小調整。(記者張晨╱攝影)

華埠商改區行政總監陳作舟表示,與哈德遜廣場商改區前後創立相差僅三年,堅尼路的交通問題是兩個社區共同擔憂。

「兩個商改區有一樣的目標,多年來也因此聯繫緊密。」他表示,堅尼路一直是市交通局的重點改善目標,而綠色植被能吸收熱能,為城市降溫也能緩解汙染。

孔子大廈前綠樹成蔭。(記者張晨╱攝影)
孔子大廈前綠樹成蔭。(記者張晨╱攝影)

華埠長期致力於堅尼路的人行道拓寬,陳作舟指出,信息亭三角區域從前道路狹窄,人們為了躲避車輛和海鮮商家流出的汙水都要走上馬路;但如今一側擴寬,又重新畫線,通行變得安全有序。

植被覆蓋方面,除了牽頭孔子大廈前包厘街一側的樹木栽種,且林綠小區(Chatham Green)聖詹姆士坊(St. James Pl.)一側也種植整排的樹。

記者發現,小區居民樓後側的樹木都較矮小,除此之外樹木都更高,樹蔭更多;陳作舟表示,小區一直對栽種工作非常重視,小區委員會考慮到樹蔭遮陽,所以特意調整種類大小,「像這樣和社區合作成功的案例還有很多。」

華埠商改區希望借助哈德遜街的改造,在此推動社區街道改造,如效仿法拉盛緬街,將堅尼路金門超市一側的人行道加寬,並增加綠植覆蓋。

陳作舟說,這是市交通局真正重視及付諸行動的開端,「不然烈日下,行人、商販揮汗如雨;一些小的改變就能使社區風貌更上層樓。」

華埠觀光信息亭一側擴寬,又重新畫線,使得通行變得安全有序。(記者張晨╱攝影)
華埠觀光信息亭一側擴寬,又重新畫線,使得通行變得安全有序。(記者張晨╱攝影)

商改區 華埠 亞當斯

下一則

居家看護缺 老人長照陷困境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