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兒童成視覺死角 駕駛留意
日前布碌崙(布魯克林)貝瑞吉一名六歲華裔男童在跟隨媽媽過馬路時,被一輛過路的汽車撞導致重傷。這起事故牽動了眾多華人家長的神經,引發了人們對兒童交通安全的關注。
光是今年,紐約就發生多起幼兒被撞的交通事故:5月底,史泰登島一位31歲的媽媽帶一歲的女兒過馬路,女兒被轉彎過來的汽車撞倒,不治身亡;2月,布碌崙一名駕駛把車開進自家前院時,在人行道上撞倒了和媽媽走在回家路上的五歲男童,導致男童重傷。
幼兒走在路上目標非常小,而且悄無聲息,駕駛一個疏忽,容易導致悲劇的發生,這也是這三起事故的共同特點。雖然這三起事故中都有家長陪伴著孩子,但駕駛就是只看見大人,沒看見小孩,才會釀成慘禍。
幼小無辜的孩子出車禍,影響到的不只是受害者;孩子的親友傷心欲絕、痛不欲生;肇事者往往又是無心釀大禍,可能一輩子深陷自責無法自拔;受傷的孩子可能留下終生殘疾,影響一生。這種交通事故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正因為如此,駕駛人開車上路時,一定要多方觀察、提前留意,確認前後左右都沒人,包括不容易進入視野的小朋友,才能放心開車。
從家長的角度看,媽媽或爸爸帶幼小的孩子出門,則應時刻留意孩子的位置。孩子沒有交通意識,看不到車輛,大人不能沒有交通意識,更不能因為刷手機,打電話,或者分神,而沒有發現孩子面臨的危險。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