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馬泰提案 要求市府保留並增加華埠雙語路標

華埠中英雙語路標見證著社區的歷史,但雙語路標近年來已經愈來愈少,許多被純英文路標替代;市議員馬泰(Chris Marte)4日在華埠舉行記者會,宣布將提案要求市府保留並增加華埠的雙語路標,並將雙語路標推廣到全市。
此前紐約時報報導,市府在1985年下令製作的至少155個雙語路標中,現在只剩下101個,因為路標損壞後將只替換成英文路標。
馬泰表示,疫情導致華埠受傷嚴重,而且華埠城區監獄建案可能讓社區未來十年一直處於施工環境下,華埠正在努力,繼續作為移民、勞工、小商業者和遊客的家園,「雙語路標不僅是華埠的象征,也是非英語社區裡實用的之路工具;我們應該改正過去的錯誤,所以我推出提案,不僅要保護華埠的雙語路標,而且要將雙語路標推廣到全市。」
提案要求市交通局對現有的雙語路標進行評估,並將雙語路標擴大至華埠和下東城中文使用較多的社區,同時恢復此前被替換成純英文的雙語路標;交通局也須出台評估報告並建立數據庫,讓公眾可以追蹤路牌替換情況;提案還要求市府允許市議員提出新設雙語路標的要求,每個選區的市議員最多可提出新設15個雙語路標,交通局則可每年在每區新設250個雙語路標。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