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眾議員參選人薩賚思訪中華公所 反遊民所與新監獄

曾在去年參選曼哈頓第一選區市議員的薩賚思(Danny Salas),日前宣布將角逐第65選區州眾議員,2月28日造訪紐約中華公所,表示出生在移民家庭的他,深知移民追求美國夢的辛苦與遭遇,希望能透過自己的經驗,為社區在州府爭取更多資源;對於社區關心的城區監獄及遊民所,薩賚思則與社區站在一起表示反對。
薩賚思的父母從多明尼加共和國移民來美,住在曼哈頓下東城,追求美國夢,當時他父母均為藍領階級,家裡經濟並不好,從小他和兄弟姐妹在看到父母雖辛苦仍努力不懈,也決心要努力讀書、改善生活環境;在大學畢業後,薩賚思曾任股票經紀人,後來投身政界,還曾在布朗士的學校,為貧困學生爭取更多經費、資源等。
薩賚思表示,下東城是藍領社區,大部份居民都是移民,缺乏住房、資源,並面臨仇恨犯罪等問題,對於社區最急迫的遊民所、城區監獄等議題,薩賚思說,由於移民社區不懂英文、不懂發聲,當局將這些重擔以及嫌惡設施放在工人階級的社區並非首次,「城區監獄不應該選在這樣的社區興建,全市也應該公平分攤需要加建的遊民所數量,而非擠在下東城和華埠。」
妻子為猶太裔的薩賚思說,公共安全問題也是他關注的重點,要如何讓社區感到安全,他希望能夠藉由增加撥款給社區組織以協助從民間做起改善治安問題,另外還要增加執法單位仇恨犯罪小組的經費並擴大,同時改善公共安全的同時,還要提供更多工作機會、更好的薪資等,幫助市民能夠獲得更好的機會以改善生活,進而改善治安。
薩賚思還提到堅尼路(Canal St.)交通問題,認為該路段車流量大、行人眾多,經常發生事故,他也會透過研究數據支持改善堅尼路交通。
中華公所主席于金山表示,在討論遊民所問題時,民選官員應促使讓當局與社區直接對談,並告訴社區在照顧遊民的同時,也要如何照顧社區居民;候任主席曾偉康則說,希望民選官員能夠協助社區向當局表達反對意見、解決問題。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