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盛老城墓園紀念廣場落成 州參議員劉醇逸獲讚

法拉盛老城墓園(The Olde Towne of Flushing Burial Ground)在眾多社區團體爭取20餘年後,9日終於與斥資176萬元的墓園紀念廣場一同翻修建成;市公園局局長Gabrielle Fialkoff攜手當地民選官員出席剪綵儀式,墓園安葬的原住民後人們也集體現身,共度這極具歷史性意義的時刻。
皇后區區長理查茲(Donovan Richards)透露,州參議員劉醇逸是法拉盛老城墓園修繕計畫的主要發起者和推動者,他很榮幸能在皇后區建立對原住民表示尊重的歷史遺跡。劉醇逸現場收穫了參加剪綵儀式的逝者家屬們的擁抱,大家對他力推重修老城墓園表示無盡的感激。
擁有上百年歷史的法拉盛老城墓園,位於法拉盛164街和165街間的46大道,在1880年至1898年間共埋葬約1000名非裔和美洲原住民,尤其是1840年、1844年、1857年和1867年瘟疫大流行中去世的人們;根據公園局專家統計,埋葬在這座墓園的逝者,62%為非裔和美洲原住民,34%身分不明,超過一半為五歲以下的兒童。
該墓園起初樹立墓碑,但在20世紀30年代,紐約著名建築設計師Robert Moses提出改良意見將墓碑推到,之後這裡就變成了人們的娛樂性場所,經常看到孩子們在裡面喧嘩玩樂,有團體認為此舉對逝者不敬。
2018年,市長白思豪提議重修法拉盛老城墓園,並搭配建立紀念廣場和紀念碑,希望逝者得到應有的尊重,而該項目也終於在三年後落成。
市公園局局長Gabrielle Fialkoff表示,此次新修成的紀念碑上刻有318位逝者的名字,紀念廣場的中心也設立蝴蝶花園,所有設計都是為了方便美洲原住民的後代未來在這裡憑吊和參觀。
國會眾議員孟昭文說,「作為一名母親,我覺得新紀念廣場的落成非常有教育意義,未來所有的孩子們都可以來這裡了解到美國的歷史」。
市議員顧雅明表示,在法拉盛擁有這樣的原住民紀念廣場,展示了當地居民們的包容性,「20年來爭取老城墓園的重整非常不容易,但好在我們最後做到了。」
州眾議員布朗斯汀(Edward Braunstein)、皇后區地區檢察官凱茲(Melinda Katz)等也出席了剪綵儀式。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