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認同建遊民所 亞當斯恐失華人選票
布碌崙(布魯克林)8大道居民針對市府計畫在當地建遊民收容所,首次舉辦大規模抗議,強調此次普選,一定要投票給維護當地權益的民選官員;恰巧前一晚,民主黨籍市長候選人亞當斯(Eric Adams)在辯論中,表示認同建造更多收容所來解決遊民問題,令華社直稱「第二個白思豪」,恐損失不少華人選票。
遊民問題將是下屆市長將面臨的棘手議題之一,在市長白思豪「遊民浪潮」的計畫下,布碌崙羊頭灣、班森賀、日落公園8大道等華社,陸續被市府盯上,展開拉鋸戰;羊頭灣鐵鎚案兇嫌因精神病免於刑責,對華社也是沉重的一擊,在這節骨眼上更沒有理由同意在社區建遊民所,屆時更多人藉病傷人而無罪開釋,傷害還是華社獨自承擔。
攸關社區存亡、人命安全、下一代的安居樂業,這些華人比起以往有更大參與度,下任市長解決遊民問題的處理態度,很大程度會影響華人對其的支持率;27日的抗議活動中,民眾就顯示出對民主黨及其對各種危害社區安全政策的不滿。
雖然亞當斯從未針對8大道遊民收容所建案表態,但他在辯論中的表現,已拉低華人好感度,「很多曼哈頓和商業區以外的酒店可用於建收容所」,並計畫將2萬5000個未充分利用的酒店房間改建為收容所。
現身集會的共和黨市長候選人史里華(Curtis Sliwa)則成為華社「新寵」,也不忘踩亞當斯,「他上任的話,曼哈頓以外的區都會遭殃。」
這次華人有更充分的理由要去參加普選投票,必須在主流社會中展現政治影響力,才會獲得重視、不被欺壓。
紐約客談,每周二至周六見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