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軍突起 紐約珠江百貨美食坊雀兒喜開業

紐約市華人標誌性百貨商店「珠江百貨」(Pearl River Mart)30日在雀兒喜市場(Chelsea Market)開設第二家分店,以集中亞洲美食和當地具有特色的美食為主,幫助更多分散在全市的亞、華裔商家得到更多主流食客的注意。
影音來源:記者張晨
珠江百貨總裁鄺瑛瑛(Joanne Kwong)表示,這將是一個經典和新式的亞洲美食集散地,疫情下這些小商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對於我們的『初心』華埠而言。」很高興能將如此多食客喜歡美食品牌集中在一起,以便更多人能發現藏在巷子中的美味。
鄺瑛瑛表示,開店的計畫在疫情爆發前就已促成,在有多番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依舊成功開業,「希望能上架更多亞、華裔商家的商品,從而幫助他們從疫情的震盪中恢復。」
華埠的南華茶室(Nom Wah)、宏安(Fong On),勿街46號美食店,東村台灣餐廳886、麻辣計畫以及君子食堂等均會在美食坊上架。
曼哈頓區長高步邇(Gale Brewer)表示,1971年成立、迄今經營近50年的珠江百貨,不僅為紐約民眾提供中華特色商品,更逐漸成為華人文化象徵,一直是老一代華人移民最喜愛的百貨商店之一,49多年來留在人們心中更多的是情懷與回憶。
珠江百貨創始人、81歲的程明怡以及妻子朱敬業當日也來到現場,在兒媳鄺瑛瑛接受眾多媒體採訪時,兩位老人卻默默為首日的營業上架商品。
程明怡1965年從台灣來到美國攻讀博士學位,雖如今年事已高,且已將產業轉手給新一輩,但他從沒有放棄過將中華文化推到美國主流市場的願望。
「用產品推進文化是最有力的手段之一,要走出社區需要的不只是精良的商品,還有一流的口味,實惠的價格,還有優質的服務。」程明怡說,許多人認為,華裔的第二代、第三代對祖輩辛苦打下的產業不屑接手,導致由老一輩人引領的品牌漸漸退出歷史舞台。
「珠江百貨美食坊在雀兒喜的開業就是最好的反擊。」他表示,這裡的商品多半由年輕創業者締造,希望逐漸將這裡打造成年輕一代的交流集散地,也能進一步打破對亞、華裔食物的刻板印象。
朱敬業則表示,從最早的友誼商店到如今的珠江百貨,50年來曾因房租等問題換過五次店址,2016年還一度停業,而今年的新冠疫情則是對所有人的一大考驗,「但只要不忘初心,凝聚成氣,總能度過難關。」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