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矽谷「惡血」騙局 荷姆斯5月30日入獄 動機仍成謎

推特退出打假自律守則 歐盟稱仍有義務遵守

華人醫療服務部“害羞的腎”網絡醫療講座成功舉辦

左起:多元族裔部及華人醫療部主任鄒興睿,家庭醫學及社區健康系教授林偉如醫師,腎臟專科醫師吳昕曄,新布朗士維克華人醫療部主任李安琪。
左起:多元族裔部及華人醫療部主任鄒興睿,家庭醫學及社區健康系教授林偉如醫師,腎臟專科醫師吳昕曄,新布朗士維克華人醫療部主任李安琪。

本報新澤西訊

  華人醫療服務部日前為華人社區成功舉辦網絡健康講座“害羞的腎—慢性腎病的預防和治療”。本次講座由新布朗士維克羅伯屋強生大學醫院和美門醫院華人醫療服務部以及羅格斯大學醫學院共同舉辦。羅伯屋強生大學醫院新布朗士維克及桑莫塞醫院腎臟專科醫師,腎臟保健和高血壓中心主治醫師吳昕曄和羅格斯大學醫學院家庭醫學及社區健康系教授林偉如醫師主講。

  吳昕曄醫生提出慢性腎病常被忽略,甚至很多人腎小球濾過率指標(一種腎功能指標)往往都快接近透析(洗腎)的狀況都一直沒有症狀。這也是爲什麽她形容腎是害羞的,很多指標和症狀都不明顯。而很多像病人擔心的類似背痛,夜間小便頻繁,小便有泡沫等等並不一定是腎病的表現。因爲有腎病的病人可能會有以上的症狀,但有以上症狀的人不一定有腎病。比如慢性腎病和腎衰竭最大的潛在風險有兩個,即糖尿病和高血壓,另外高血脂,前列腺肥大等等也是一些潛在風險因素;腎小球濾過率降到60以下要開始轉診看腎臟專科醫生;另外要避免長期大量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吸煙對腎臟小血管也有一定的影響,希望大家積極戒煙;由蛋白尿量的多少可以預測腎臟功能下降的速度;除非有腎結石不用大量喝水來保持腎功能;腎臟不僅僅是排毒和排水,還幫忙人體造血,造鉀,排鏻,排酸;過度快速減肥會造成腎臟衰竭,要循序漸進盡量避免等等非常豐富的腎科醫療常識。

  吳醫生希望通過這個講座引起大家對腎病的重視,並瞭解更多的腎病知識,希望讓華人社區瞭解腎病的定義,知道自己是否有風險,怎樣規避,又有哪些是無用功不需要去做的,也希望大家按時和家庭醫生做年檢,同時在血壓和血糖升高時要儘早並持續地控制好。

  林偉如醫生則從家庭科醫生的角度為大家介紹了在常規檢查中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定期檢查相關的症狀,通過驗血,驗尿,超聲波等方法來監測自己的,此外藥物的攝入也要非常注意,尤其包括新冠流行期間治療COVID的藥物,雖然對新冠的症狀抑制性較好,但對腎功能是有副作用的,要根據病人得病程度來決定。

  您可以通過羅伯屋強生醫院和美門醫院華人醫療服務部社區講座鏈接來觀看講座視頻,相關問題請聯係華人醫療服務部:732-923-5057,您也可以看到此前做過的不同專題的講座:

rwjbh.org/rwjuhcommunityoutreach

rwjbh.org/mmccommunityoutreach

【文字提供:華人醫療服務部 鄒興睿】

華人 高血壓 醫學

上一則

「魔鬼詩篇」作者魯西迪 紐約演說遇刺 嫌犯被捕

下一則

紐約客談/新冠疫情 加劇移民悲歌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