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機器人取代真人 全美5連鎖餐廳開始大推

起訴川普後首現身 曼哈頓地檢拒絕就案情發表評論

鐵達尼110周年特展 救生衣、定情項鍊訴說真實故事

今年是鐵達尼號沈船110周年,「鐵達尼號特展」目前正在展出。(記者顏嘉瑩/攝影)
今年是鐵達尼號沈船110周年,「鐵達尼號特展」目前正在展出。(記者顏嘉瑩/攝影)

鐵達尼號的悲劇故事,至今仍牽動人心。今年是這艘當時堪稱最大、最豪華的郵輪沈船110周年,當年鐵達尼號在自英國啟程至美國紐約的處女航中,不幸撞上冰山,導致船上1514名乘客葬生大西洋海底;為紀念這段歷史,「鐵達尼號特展」 (Titanic:The Exhibition)目前正在曼哈頓聯合廣場(Union Square)展出,帶著參觀者重回船上,聽聽這些膾炙人口的故事,讓這艘大船「永不沉沒」在我們的心中。

鐵達尼號最著名的樓梯場景。(記者顏嘉瑩/攝影)
鐵達尼號最著名的樓梯場景。(記者顏嘉瑩/攝影)

世紀船難 扼殺美國夢

鐵達尼號特展,是由研究鐵達尼號歷史知名的學家韋特宏(Claes-Göran Wetterholm)規畫,過去40多年來,他致力調查及研究鐵達尼號的歷史,更參加過四次對船體殘骸的考察;他自2003年擔任該展的策展人和歷史學家,展出地點遍及全球,透過展出從鐵達尼號相關歷史物件及照片,讓參觀者更可以了解背後故事。

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10日從英國南安普敦(Southampton)出發,這艘當時被稱作是「永不沉沒」的郵輪,在首航同年的年4月15日凌晨,於大西洋撞到冰山,當時船的位置離目的地紐約,僅剩下兩天的航程;除了頭等艙、二等艙的乘客,三等艙中有不少人是懷抱著「美國夢」,想要到美國開展一番新天地,沒想到這個夢想卻因為這場近代史上最嚴重的船難被扼殺。

一等艙的房間內貌。(記者顏嘉瑩/攝影)
一等艙的房間內貌。(記者顏嘉瑩/攝影)
三等艙的房間是睡上下舖。(記者顏嘉瑩/攝影)
三等艙的房間是睡上下舖。(記者顏嘉瑩/攝影)

電影虐戀 真實也發生

「鐵達尼號特展」從這艘「夢幻之船」的起源開始說起,主辦方將展覽入口打造成登船口,參觀者從登船口進到鐵達尼號的船艙中。作為這艘船的處女航,船上的一切都是嶄新的,參觀者在拿到包含在門票內的語音導覽後,進入一個廣闊的空間,象徵著遼闊的大西洋,也是鐵達尼號的沈船處。空間正中央放著一個從被打撈上岸的鐵達尼號罹難者遺體上脫下的救生衣,上面斑駁的「Titanic」字跡以及衣服邊緣因歷史悠久,產生的破洞和脫線,提醒著人們,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歷史悲劇。

鐵達尼號倖存的三等艙兒童當時在逃難時,腳上穿的鞋子。(記者顏嘉瑩/攝影)
鐵達尼號倖存的三等艙兒童當時在逃難時,腳上穿的鞋子。(記者顏嘉瑩/攝影)
從鐵達尼號罹難者遺體上脫下的救生衣,上面可看到斑駁的「Titanic」字跡,以及...
從鐵達尼號罹難者遺體上脫下的救生衣,上面可看到斑駁的「Titanic」字跡,以及衣服邊緣因歷史悠久而破損的痕跡。(記者顏嘉瑩/攝影)

不少參觀者都是透過電影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的同名電影,才開始認識鐵達尼號;展覽中除了講述包括船長史密斯(Edward John Smith)、副官默多克(William McMaster Murdoch)、鐵達尼號總設計師安德魯斯(Thomas Andrews)等人的故事,還有在各個艙等富豪、貴族和移民者的歷史。

其中在電影中,男主角傑克(Jack Dawson)和女主角蘿絲(Rose DeWitt Bukater)的愛情故事動人心弦,而類似的故事在當時的鐵達尼號上也有發生。一名糖果店售貨員與她已婚的男雇主發生婚外情,兩人用假名搭上鐵達尼號,打算從英國私奔到美國,途中男雇主送給她一條寶石項鍊做為兩人訂情之物;當鐵達尼號沈船時,由於救生船只讓婦女和小孩登船,女售貨員得以登船逃生,但男雇主卻隨著鐵達尼號一起沉到大西洋底。女售貨員留下的項鍊、錢包和兩人的行李箱鑰匙,也都做為此次的展品展出。

男雇主與自己店裡的女售貨員發生婚外情,兩人從英國搭船打算私奔到美國,途中男生送給...
男雇主與自己店裡的女售貨員發生婚外情,兩人從英國搭船打算私奔到美國,途中男生送給女生的寶石項鍊。最後男雇主罹難。(記者顏嘉瑩/攝影)
從鐵達尼罹難者身上找到的遺物。製作該本小冊子的公司,位於現今的華埠堅尼路。(記者...
從鐵達尼罹難者身上找到的遺物。製作該本小冊子的公司,位於現今的華埠堅尼路。(記者顏嘉瑩/攝影)

「鐵達尼號特展」從即日起展出至2023年,門票為成人31元、青少年及兒童20.9元,四歲以下可免費入場。地址位於曼哈頓第六大道526號,參觀時間約為90分鐘,語音導覽僅提供英文、西班牙語兩種版本,更多展覽訊息詳見https://titanicexhibition.com/nyc/

電影 英國 曼哈頓

上一則

紐約客談/上訴法院任命 牽動亞裔神經

下一則

紀念一樁冤案 紐約中央公園北入口命名「無罪之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