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給還是不給?付「愧疚小費」有如被情緒勒索

吃貨/烤魚餐廳、現烤餅乾 搶攻華人饕客

公校預算修改 遊民學生費用倍增

市教育局「公校預算特別工作組」最終方案出爐。(Getty Images)
市教育局「公校預算特別工作組」最終方案出爐。(Getty Images)

由紐約市教育局成立的「公校預算特別工作組」(School Funding Task Force)之前提出初步建議,計畫減少特殊高中經費,將資金重點轉向遊民家庭學生;本月初,該小組將此計畫定案送往市教育局,特別強調「特殊高中有違全市公平教育發展方向」,提倡削減特殊高中2600萬年度預算,並將遊民學生人均預算由12%提升至24%。

「公校預算特別工作組」的最終方案出爐,首先要求市府為遊民、無證移民、低收入家庭學生優先撥款,將該類學生的人均預算從12%提升至24%,相當於總體花費由4300萬提升到8600萬。長期缺勤率、輟學率、住房不穩定率較高的公校,也應優先獲得資金。

最終方案的第二重點,在於「取消對特殊高中的額外津貼」,將年約2600萬的經費用於「支持更多學生的高級課程」。但具體如何分配這2600萬元,無明確說明,只解釋「特殊高中的發展與紐約市教育增加公平的願景不一致」。

「公校預算特別工作組」也建議,在全市增加新的資金庫,專門為遊民學生、殘疾學生、英語學習者、寄宿家庭學生和低收入家庭學生集中的公校提供幫助;最終方案規定,此類「高需求學生」占比集中、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公校,將獲得額外的資金。但市教育局預計,這一變化會增加6000萬至1.2億元的經費開銷。

改方案最後也建議提高所有公校的基本資金,為每所公校注資22萬5000元,以支付校長、秘書、心理諮詢師、社會工作者等教職員工的薪水。

目前,「公校預算特別工作組」的最終方案已送往市教育,將由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和市教育總監班克斯(David Banks)決定是否採納。

教育局 公校 預算

上一則

居家看護缺 老人長照陷困境

下一則

人壽保險這3個少為人知的附加險 花小錢更有保障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