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奔跑吧!別緩行」黃仁勳台大畢典致詞 中英文全文

基輔慶建城1541周年 遭俄軍自殺無人機大舉空襲

紐約客談/身處深藍州 華人難做關鍵少數

治安問題讓華社對民主黨極其不滿,不少華社精英號召投票支持共和黨,做關鍵少數影響選戰;而最後的投票結果也顯示,除了曼哈頓華埠,李修頓在其他兩大華社的得票率確實超過霍楚

霍楚最後有驚無險地取勝,華人選民作為關鍵少數的作用落空;諷刺的是,從選舉結果看,作為中間選民的華裔非但沒做成關鍵少數,關鍵少數反而成了極左的勞工家庭黨(WFP)。

選舉委員會數據顯示,該黨為霍楚貢獻24萬6000票,占總票數的4.34%;也難怪民主黨方面一直遲遲不願修改保釋制度,霍楚最後一天還搬出極左領袖歐凱秀柯蒂斯(AOC)站台,民主黨迎合極左的政策收到回報,否則勞工家庭黨就未必動員選民出來投票,鹿死誰手就很難說。

這也從側面說明,在一黨獨大的州,執政黨想保住地位,恐怕需要的是迎合更極端的選民,而不是像華人這樣的中間選民。

華人支持的理念,在民主黨和共和黨兩方有不少重疊;例如,華社既支持民主黨的保護移民政策,又支持共和黨打擊犯罪;正常情況下,這兩者本不應是非此即彼的。

但在兩黨制下,這種想法成了奢望,因為有且只有兩個政黨選擇,而且兩黨各自選擇的政策導向必須不同,這樣才能和對手產生區別,否則雙方理念差不多,就沒啥可競選的;選民只能選一邊,很少有中間選項,可說是兩黨制的弊端。

現在選舉已經結束,只能看以溫和派示人的霍楚拋開競選思維,能否務實地傾聽社區呼聲,挽回華社對民主黨的信心。

民主黨 霍楚 投票

上一則

孟昭文、劉醇逸無懸念勝選 紐約州眾議員40選區歷史重演

下一則

17部台灣新浪潮電影經典 11至24日紐約上映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