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解放軍台海意圖衝撞 迫使美艦改變航道

控王丹性騷 台男:我像六四時面對坦克車的人

紐約客談/育兒福利投放 應注重少數族裔新移民

紐約市議會和市長辦公室相繼推出兒童看福利政策,希望緩解父母的育兒壓力,盡快改變勞動力市場上的「缺工潮」現象。

雖然在立法上取得階段性勝利,但實機操作層面,福利投放應避免只侷限在特別的區域和族群,讓缺乏政策發聲渠道從而經常成為「福利遺珠」的少數族裔新移民群體被冷落。畢竟在陌生的環境和繁重的壓力下,他們更應獲得政府育兒政策上的福利和支持。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2022年的最新報告,在全市五大區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父母表示很難找到托兒服務;而來自非洲裔和西語裔家庭中的反饋聲音最大,有60%的布朗士區(Bronx)家長反映,他們於所在的社區很難找到托兒機構。

但同樣應該受關注的是,兒童托育也是少數族裔新移民群體的心病。尤其是亞裔和華裔新移民家庭,常因為父母初來乍到辛苦打拚,生下孩子後負擔過重,只得多送回家鄉由祖父母看護,等孩子該上學時,再回到美國。

這樣的路徑雖然順暢,但對孩子心理造成的影響卻難以衡量。不少孩子回國後因為祖父母隔代溺愛,性格變得刁蠻任性,回到美國父母身邊再難引導;也有些孩子受當地文化影響,回美國變得難以適應本地生活,最終容易導致性格、文化、身分認同等問題。

如今市府願意著手改善兒童托育環境,給予父母更多的支持和自由,則更應該在具體政策落實時,譬如托兒所定點、資金扶持等層面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要因為潛性的地域和族裔傾向,造成無心的歧視。

福利 移民家庭 布朗士

上一則

紐約客談/路怒駕駛民調 指標可供反省

下一則

無證客危機 紐約市長提社區廣設收容站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