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抽籤錄取 教育改革的逆流
華人望子成龍,重視教育。從中學到大學,希望孩子進好學校一直是華人家庭的一件大事。但紐約市有的人卻不以為然,認為教育重要的不是擇優錄取,而是讓不同族裔的孩子可以按比例上好的公立學校,因此學校錄取不用看成績,只要抽籤就可以。
這一今年剛實施的政策在華人社區引起強烈反彈,華人團體在暑期舉行多次示威,要求取消抽籤錄取。或許有人想,經過華人社區的抗爭,教育局就會放棄抽籤錄取,但實際上,事情比想像複雜,就在周二,教育理念激進的第15學區教育理事會通過永久性取消篩選過程,保留抽籤錄取的決議。是否靠抽籤進學校,是否取消考試,正在發展成為一場激烈的爭鬥,雙方都想讓市政府能採納自己的意見。
其實,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人都應該記得,就在不遠的過去,中國有過一段上學不需要考試的歷史。在文革那段歲月裡,中學聽課,大學錄取不看學科成績,看的是出身和政治表現,其結果是專業人才不專業,甚至外行領導內行,鬧笑話,耍烏龍的比比皆是。直至恢復高考,大陸的教育制度才慢慢恢復正常,培養出後來經濟騰飛所需要的各類專業人才。或許,現在正是給紐約教育系統的激進派人士講講中國這段歷史的時候。
中國人知道,如果學校錄取沒有客觀的標準,就會被各種旁門左道帶偏,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做法,美國難道不需要防備這一點嗎?人們讚揚美國的教育制度,是因為美國能讓各式各樣有才能的人得到充分發揮,但如果美國的錄取制度變成一個靠抽籤決定的過程,完全取消篩選,那肯定是倒退而不是進步,會成為歷史的笑柄。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