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24小時工作制…紐約民代有顧慮 殘障團體反對

在市議會公民服務和勞工委員會6日的公聽會上,市消費者和工人保護局(DCWP)和部分民代對提案的負面影響表達憂慮,也有工會和殘障人士維權團體反對,指限制了工人賺加班費的權利,也可能導致殘障人士更難得到照護服務。
市消費者保護局高級助理奧提斯(Carlos Ortiz)作證時承認,不少護理工人無法獲得連續的睡眠和就餐時間,也未獲24小時的全額工資,移民護工擔憂若不按照業者要求工作24小時,會遭報復;終結24小時工作制能有效改善以上情況。但若依提案規定,「將給業者造成更大的財務負擔,護工班次減少而工資未能增加、照護服務縮減,也無法為病人提供連續照護。」
州眾議員高瑞德(Richard Gottfried)則表示,雖然讚同提案的初衷,但該提案與州級和法庭判例相抵觸,應由州議會修法實現;根據2019年州上訴法庭的裁決,即便護工每日工作24小時,最多只能拿到13小時薪水;他不讚同此判決,此前他已在州議會提案,要求將護工工資提升至最低工資的150%。
全美最大的衛生保健工作者工會1199SEIU醫療工作者東部聯盟則表示,儘管工會讚同應終結24小時工作制,但該提案將護工每周工作時間限制在50小時內,讓不少護工失去賺取加班費的權利,許多人將不得不兼差維持收入;而且,該提案也未給護理行業提供更多資金,是治標不治本。
布碌崙(布魯克林)殘障人士獨立中心的巴爾德斯(Elizabeth Valdez)表示,護工與病人建立關係不易,該提案要求由不同護工照護同一病人,許多病人難以接受,且可能導致照護服務縮水;赫爾南德斯(Jose Hernandez)表示,她15歲起癱瘓,仰賴護工24小時照護,且她的護工已照護14年,若找不到合適者,許多人將被迫住進療養院。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