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18年之最 紐約市貧富差距拉大 曼哈頓達53倍

紐約市議會通過法案 執法員開罰單須出示工作證

華埠20年夫妻店遭黑:中餐實惠不等同骯髒

店主甄振培(左)和譚艷娟在餃子館的開放廚房內。(記者張晨/攝影)
店主甄振培(左)和譚艷娟在餃子館的開放廚房內。(記者張晨/攝影)

曼哈頓華埠街頭20日遊客絡繹不絕,位於茂比利街(Mulberry St.)的「京津有味」餃子館內也如往常一樣擠滿了外族裔食客;日前有內容創作者在網路上稱其餃子是用「老鼠肉」,在廚房忙碌的夫妻店主甄振培和譚艷娟說:「經營這家餃子館已有20年,疫情都挺過了,勤懇攢下的老口碑不怕詆毀。」

甄振培聽到記者來訪才知有人說自己的餃子是「老鼠肉」,他站在開放廚房中,櫃台外等待的食客也沿著櫃台圍成了一圈;「不管是從前還是現在,20年了,我一直都是做熟客生意;從餡料準備到親手包製,所有進出的人都能看到。」

老闆娘譚艷娟則忙著將一盤盤還在冒著熱氣的餃子遞給食客,她說,「疫情開始後我們只關門了三個月,復工開始我們第一批就開門了,因為要養家、交租和支付員工薪水,一周七天開門,從不敢懈怠。」

對於自家餃子店遭到外族裔網紅指是用「老鼠肉」,夫妻二人說,不懂、也不願去猜視頻拍攝者的用意,「也許要流量,要緊貼話題才能夠吸睛」;但他們作為業者,每天早上都有新鮮肉類蔬菜配送,速凍的餃子從不賣給堂食的顧客,「每天都是包多少賣多少。」

從千禧年初從北京朋友手裡接下了這個餃子館到現在,「疫情前我們做上班族,現在很多人居家辦公,基本就靠遊客」;甄振培說,「有人來拍視頻做宣傳,我們非常感謝,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我做了一輩子餐館,也不懂得什麼是行銷,只能是每天都做好一樣的活罷了。」

夫妻二人說,很少關注主流社交動態,偶爾也就聽到兒子和他們分享一些博主拍攝的美食視頻,博他們一笑;但他們想要食客明白,中餐廳以量大實惠著稱,「這是華裔移民到這個陌生地紮根的初心,但不代表可以將一切與廉價、骯髒的用料畫上等號。」

廚房內加工、手作、烹飪,食客都能 一目了然。(記者張晨/攝影)
廚房內加工、手作、烹飪,食客都能 一目了然。(記者張晨/攝影)

餃子 疫情 北京

下一則

居家看護缺 老人長照陷困境

延伸閱讀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