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疫情 降至「中風險」

紐約市衛生局(Department of Health & Hygiene)21日宣布,全市五區的新冠疫情風險已經從「高風險」降為「中風險」;不過有公衛專家指出,官方數字並未反映疫情全貌,因大量自測結果未被計入。
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和市衛生局長瓦桑(Ashwin Vasan)在聯合聲明中表示,紐約市民透過集體努力贏得了抗疫戰爭;「檢測、接種、治療、口罩仍然是避免住院、保持健康的最佳工具,其中疫苗是最好的保護。
不過對於市府的疫情數字,前市府公共衛生顧問法瑪(Jay Varma)認為被低估,根據他的最新研究,實際確診數量可能是市府公布數字的31倍;但他也表示疫情風險下調為合理,因為住院數字更加可靠。
法瑪表示,市府僅上月就發放了超過1650萬個自測盒,但由於無法確保所有自測結果無誤,目前市府仍未考慮將自測結果納入疫情數據統計。
不光紐約市,紐約州大部分地區也已脫離疫情「高風險」;根據州府數據,全州20日新增病例3700人,七天平均檢測陽性率5.18%,住院人數未再增長,仍有22人死亡;目前全州62個郡中,只有長島的兩個郡仍然處於「高風險」區,但納蘇郡和蘇福克郡衛生部門表示,預計新增病例也將呈下降趨勢。
疫情風險降級後,市府的口罩政策從「強烈建議在室內場所戴N95等高質量口罩」,改為「建議在室內場所戴口罩」;目前州府則延續公共交通系統口罩令,州府則在研究疫情形勢,可能將政策改為僅建議非強制。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