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委會首屆/海外華文媒體報導獎 世報最大贏家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30日頒發首屆「海外華文媒體報導大獎」,世界日報獨獲平面/網路報導類三項獎中的兩項,是本屆大獎最大贏家;僑委會委員長童振源頒獎並致詞,表示藉由海外華文媒體展現台灣人的良善,藉此拉近海外華人跟台灣的距離,讓世界看見台灣多元文化。
30日獎項揭曉,世界日報紐約總社記者張晨的「『我沒有孩子,丈夫也力挺』愛州華裔護士剃頭馳援紐約」獲平面/網路報導類的「公共事務關懷報導獎」,亞特蘭大辦事處主任張蕙燕的作品「王德:100%白手起家的田庄囝仔」,獲「華人社區服務報導獎」;世界日報共有六件作品入圍,包括紐約總社的三件作品和洛杉磯社的三件作品。
張晨的獲獎作品講述愛荷華州一名來自台灣嘉義的護士徐琳不惜擱置返台探親計畫,將頭髮剃光、馳援當時作為新冠疫情震中紐約的感人故事;賽事評委指出,作品中主人公面對疫情仍勇往直前,讓讀者感受到濃厚的人性還有專業的尊嚴。
童振源通過網路視訊向來自全球各地的得獎者頒獎;他表示,台灣在全世界的最大力量,就是台灣人的良善,海外華文媒體報導大獎鼓勵媒體積極報導有關海外台灣人奮鬥打拚及從事公益的故事,期許藉此拉近海外華人跟台灣的距離,讓世界看見台灣多元文化,深化台灣與僑界間的鏈結跟國際影響力。
此次大獎設「平面/網路報導類」和「廣播類」兩項,徵件作品方向以聚焦台灣、報導台灣等主題為主,主旨在展現海外華文報導的專業深度,以及廣播節目內容的多元創新,深化台灣與海外華人的連結,提升國際影響力;大獎共收到來自12個國家或地區、45件平面/網路報導類、44件廣播類作品,由專業學者和專家評審,遴選出29件入圍作品,最終選出六個得獎作品。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