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客談/層出不窮 身分盜竊何時了
最近幾個月,布碌崙(布魯克林)8大道發生多起糧食券被盜用案件,被盜金額從數十元到數千元不等。據了解,光是周一,日落公園就有至少五人的糧食券被盜,而且有人反映,他們是在8大道的商店使用糧食券後被盜用,以前在法拉盛和華埠使用糧食券,都沒有發生被盜用的事情。
這只是華社層出不窮的身分盜竊案件的冰山一角。現在,絕大多數有手機的紐約華人,估計都收到過莫名其妙的問候短信,這就是詐騙的開始。還有人打電話或發電子郵件,告知你親人病重或朋友有困需要幫助,或者以欠稅、犯罪等問題脅迫,這些套路,無一例外都是為了騙取錢財。而且,後面那些套路已經比較陳舊,更新的方法是直接偷郵件,從郵件中盜取身分信息,或者直接盜取匯票支票,經過一番改頭換面,領取現金。就盜刷糧食券來說,有人認為盜賊在商店付款的刷卡機動手腳,詐騙的技術含量愈來愈高,難以防範。
或許有人認為,這些都是老套,沒人會再相信, 但騙徒打100通電話,如果有一人中招,那就是巨大的成功。現在緊要的問題不是重複告訴99個人如何避免受騙上當,而是提醒那一位尚毫無防範的人。可能是老人,也可能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這就要看警方,社區組織,以及社會工作者的工作是否深入細緻。
在防止身分盜竊上談社會風氣的改善,似乎有遠水不解近渴的嫌疑,不過,銀行的提款機和商店的刷卡機,不被安裝盜竊裝置,郵局投寄的信件不被盜竊,這總應該算是合理而現實的要求,是有關部門可以立即著手的事。
(紐約客談,每周二至周六見報)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