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配方奶短缺 華裔媽媽捐逾2000盎司母乳

「媽媽幫助媽媽!」 全美嬰兒配方奶短缺,因母乳過多,被家人笑稱「奶牛」的皇后區居民張煒敏(Judy Cheung)為避免浪費,向醫院與母乳銀行捐贈了逾2000盎司的母乳,成為今年捐贈母乳最多的母親之一,還分享自己的母乳給其他需要的媽媽,讓孩子免於飢餓。
丈夫支持 當她的經紀人
育有一名七個月大兒子的張煒敏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出生在香港的她,兩歲時隨父母移居紐約,是一名包裝設計師,去年底迎來第一個孩子。她說,最初自己的母乳也只能讓孩子當「零食」吃,隨著孩子長大,她的母乳也變多,家中須買第二個冰箱專門存奶,「家人叫我『奶牛』,問我『怎麼這麼多奶』。」
為了避免浪費母乳,張煒敏在丈夫鼓勵下,決定捐贈母乳;在申請捐贈前,母乳銀行要求她通過體檢,保證她與孩子都健康的情況下,才接受捐贈。目前她向牙買加醫院與瓦爾哈拉(Valhalla)母乳銀行各捐贈約1000盎司與1400盎司母乳,成為截止今年為止,捐贈母乳最多母親之一。
張煒敏說,全家人都支持她捐贈母乳,丈夫更是她的「母乳經紀人」,負責幫她儲存並紀錄,父母也為她能幫到他人而自豪;她表示,因自家孩子純母乳餵養,在全美各州因配方奶短缺時,她還毫不知情,直到難買到儲存母乳的小袋,又收到朋友的求助電話,才得知配方奶短缺的情況。
買奶好難 有如搶購疫苗
根據零售店數據中心Datasembly統計,截止5月21日,僅在紐約市地區,就有70%的嬰兒配方奶短缺;雖然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已簽署行政命令,宣布紐約市進入緊急狀態,應對配方奶的短缺,但華人家長稱情況並未好轉。
華人媽媽馮曉瑩(Diana Feng)育有一個六個月大的女兒,因母乳不足,她選擇混合餵養孩子;她說,今年2月開始,她與丈夫發現配方奶越來越難買,尤其在好事多(Costco)購買的數罐亞培(Abbott)奶粉被召回後,讓她一度陷入「奶粉荒」。
馮曉瑩說,她每日與丈夫花費大量時間在網上搜尋配方奶,但在過去數個月,無論是電商平台亞馬遜(Amazon)或實體商店目標百貨(Target),都一度找不到配方奶可買,其他通路也難尋,「就像新冠疫苗剛出來,根本預約不到接種,買配方奶也是一樣的狀況。」
媽媽互助 免費分享母乳
馮曉瑩通過友人介紹,與張煒敏相識,告知自己的情況後,從張煒敏處獲贈了數百盎司的母乳,除了為自己孩子預留所需的份量外,馮曉瑩還把這些母乳分享給其他需要幫助的媽媽,「我非常高興、也很幸運,不是有人天天願意提供母乳,尤其不要一分錢。」
雖然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與美國小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不鼓勵嬰兒分享母乳,以避免病毒與細菌的傳播,但配方奶供應鏈不足,缺少替代又沒母乳的母親,急需找其他方式餵養她們的孩子。
馮曉瑩說,張煒敏是朋友,又通過母乳銀行嚴格的健康檢查,相較召回的配方奶,友人的母乳更安全;她表示,並不是所有母親都有足夠的母乳,她仍在繼續尋找配方奶,一旦找到貨源也會分享給其他媽媽,以應對這場危機,「我只剩三罐奶粉,也會分給友人一罐,她的孩子也需要食物。」
為母艱辛 不願趁機賺錢
在紐約,若因配方奶短缺,醫生可為嬰兒開處方,購買母乳;但根據紐約的母乳銀行介紹,有高達60%到80%儲存的母乳,主要提供給醫院的早產兒或生病的孩子,其餘的才開放私人購買,若沒有醫保支付,每盎司母乳的價格約在4.5元左右,許多低收入的母親無法負擔這筆支出。
對此,張煒敏說,在這場配方奶短缺前,她並不認識馮曉瑩與其他求助媽媽,更不知道母乳的市價;丈夫曾笑稱她「捐贈了一大筆錢」,但即便母乳價格不斐,張煒敏也不願銷售自己的母乳,「如果不是配方奶不足,別人不會知道我捐了這麼多奶。」
張煒敏表示,自己也是一個新手媽媽,了解為人母的艱辛,若能伸手援助其他媽媽,她會義不容辭幫忙,「我很高興能幫到其他媽媽。」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