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跪殺佛洛伊德白警獄中被刺22刀 前幫派成員遭起訴謀殺未遂

民調:中國若侵台 72%美國人支持正式承認台灣

矽谷科技業虛胖 瘦身反而走得更好

近期又傳出包括Google在內的四間加州科技公司裁員1700多人,包括聲音助手部門的20位數據科學家、Google新聞和招聘部門及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自駕車部門;而Amazon也在今年10月啟動第二波裁員,解雇了9000多人。似乎每到年底,科技業裁員又開始「源源不絕」,而矽谷今年的景氣究竟如何?

 所謂的FAANG是指Facebook(現為Meta)、Apple(蘋果電腦)、Amazon(亞馬遜公司)、Netflix及Google等五家美國科技業巨擘的合稱。這五家科技公司的動向,往往成為矽谷景氣的指標。

從去年開始,FAANG陸陸續續傳出各種裁員的風聲,不過之所以去年開始有這些裁員的動態,主要原因是疫情期間對科技業市場行情過度樂觀導致員工擴增,而進行回歸「正常模式」。換句話說,就是當年多聘的人,現在因為景氣並不如想像,而進行了裁減。

以每日千變萬化的科技業來說,隨時「滾動式」進行策略變更,是家常便飯。尤其每到年底,各種裁員風聲傳出來,更讓所有科技人風聲鶴唳,不過這些消息是真的代表矽谷景氣不好嗎?這倒未必。

以Meta來說,自從2022年底傳出第一波裁員風聲來看,當時Meta的股價被砍到100多元上下,經過整整一年的公司重整,如今Meta的股價已經回看到320多元,雖未達五年來的高點380元,但距離高點也不遠。

 Meta在今年5月24日進行第三次裁員行動,也是Meta執行長查克柏格(Mark Zuckerberg)公告的「最後一波裁員」,累積三次共裁了2萬1000名員工,裁員過後反而股價節節上升,許多投資人也給予更多肯定,認為Meta可以將人員精簡後,專注於更多本業,並且發展更多未來項目,對於一家科技公司而言,是更正確的方向。

根據Meta當時的內部信件指出,整體被裁員的對象主要集中在「非工程相關」的職位,進一步證明工程師在Meta的重要性,查克柏格也在今年3月時要求公司組織重整,目標就是讓公司更加平坦化、精簡化,讓人力用在更對的地方上。這才是真正矽谷科技菁英們應該要朝向的目標。

Google也不例外。一向被視為對員工「溫柔」,員工的工作家庭較平衡的公司,也一樣祭出了裁員手段,目標就是將「對的人放在對的位置」。據了解,Google已經陸續將美國總部較為需要人力的部門陸續裁撤,反而將這些工程師的職位放到亞洲,尤其是台灣,台灣Google近期出現許多大舉徵才的項目,這也代表人才的流動性,以及降低公司營運成本的方法。

許多唱衰的人認為,矽谷科技業裁員,就代表矽谷的末日到來。但反過來看,裁員代表了科技業願意正向面對挑戰,也代表了科技業重整的開始,裁員更是重新檢視企業體質的機會,也是檢視企業發展項目的目標。尤其每次裁員過後,投資人就大舉買進,科技業股價反而逆勢上漲,從投資人的一舉一動,更能看出市場對這些企業的期望。

裁員 矽谷 Google

上一則

鞏固海岸 金山啟動千億基礎建設

下一則

借助智慧家電 讓銀髮族生活更安全

超人氣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