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風暴 升息升出禍

去年3月,聯準會多年來首次升息,當時的聯邦基金利率還是「接近0%」;接著的一年,升息八次,到今年2月初,利率已升至4.75%。
急速升息,目的是打擊通膨,去年6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升至9.1%;但利率急升一年,雖然股市大幅下跌,但經濟仍然在增長,特別就業市場強勁,今年1月新增工作達51.7萬份,食物和汽油價格仍然高企,一年半以來上漲了食物價格並沒有回跌。
大幅升息的結果是,價格上漲,公司成本增加了,消費者開支增加了;債券的利率急升,2年期債券殖利率本13日是4.016%,但上周三矽銀未發生擠提前已升至5.06%,只是三個交易日,相差整整1%,創下2年期殖利率歷來最大的三天跌幅。這種利率波動的背景,正是矽銀引爆風暴的基本原因。
矽銀10日倒閉前的資產是2120億元,是全美第16大銀行,也是矽谷最大銀行。銀行的客戶多是科技初創公司,因為這家銀行全力支持科技創新,不少客戶都與加密貨幣有關。科技初創公司給銀行的存款,多屬短期,在利率波動的情況下,更需資金流轉。8日矽銀出事那天,就是因為客戶聽到銀行的投資出現虧損,所以爆發擠提,9日的一天,就提了420億。由於提款額巨大,銀行無法應付,只能關門。
矽銀目前的業務,集中科技和加密貨幣,這都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才出現的,CEO貝克(Gregory Becker)2011年才上任,對2009年大量銀行倒閉的情況可能沒有什麼印象,「根本沒有想過銀行可能會倒閉」。數據顯示,2008至今,全美總共565家銀行倒閉。
聯準會、財政部和監管銀行業的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12日晚宣布,新設一部間,專為銀行提供可長達一年的貸款,並保證矽銀的存戶可拿回存款。這一補救動作,大大降低這次風暴的風險,到13日為止,危機已基本上化解。
但三財經部門出手,仍阻止不了矽谷和舊金山的銀行13日股價大跌;例如,舊金山的第一共和銀行13日股價大跌62%,幸好收市後已回漲14%;美西聯盟銀行也跌57%。在灣區有不少業務的美銀也跌5.8%,富銀跌了7%,花旗也跌了7.45%;在灣區起家的嘉信理財,股價跌了12%,一度還發出訊息說,存款充足,沒有問題。
這次的風暴,只是短暫的「小型危機」,美股14日的走勢,將由這天開市前公布2月份CPI所決定。今年1月的CPI年升6.4%,月升則是0.5%;華爾街預測,2月份年升將下跌至6%,月升則是0.4%。如果數據超過預期,股市多半會下跌,反之,數據若顯示通膨放緩,股市則多半會上升。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