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則言不順

日前在利佛摩市中心的商業街閒逛,看到一家禮品店,大門上方的店名是「莫札特、愛因斯坦和我」(Mozart, Einstein and Me)。玻璃門上的店名卻是「莫札特、埃爾哈特和我」(Mozart ,Earhart and Me)。
問女店員:寶號怎麼有兩個名字?
答:哦,我們最近改了店名,但大門上方的名字還沒來得急改。
為何要改店名呢?愛因斯坦不是很好嗎?
店名中應該有女性。
是哦,政治正確。
女店員點頭笑笑,沒再說話。
埃爾哈特(Amelia Earhart)沒有愛因斯坦那麼大的名氣,但也是一位大名人。她是第一個駕機跨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1937年,她從灣區屋崙機場起飛,意在完成繞地球一周的壯舉。當年7月2日在新幾內亞補給加油,升空後失去聯絡,至今下落不明。
「店名中應該有女性。」給人的直接感覺是追求性別平等。或用常說的一句話形容:追求政治正確。
立刻想起去年2月針對三位舊金山教育委員的罷免選舉。2021年1月,當時的教委會花了很多時間討論並決定更改44所中小學校的校名,包括華盛頓高中和林肯高中。理由是:華盛頓曾是農奴主;黑人的生命對林肯不重要。
當時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學生學習大受影響。教委會此時不顧學生學業,卻花大量時間討論學校正名之事,激起眾怒。儘管教委會後來擱置更改校名的決定,但憤怒的家長最終透過罷免,把三名教育委員趕下台。
舊金山教委會在校名上追求政治正確,結果是騰笑全國的一場鬧劇。
人名在古今中外似乎都會造成問題。中國古代講究避諱,有20多位皇帝,因必須避諱其姓名,而給民間造成困擾。比如說,漢光武帝的名字叫劉秀,當時把「秀才」改為「茂才」。
唐代大詩人李賀因其父名「晉肅」,與「進士」發音相近,而不得參加進士考試,終身不得志。唐朝皇帝姓李而禁食鯉魚,抓到鯉魚必須放生,販賣鯉魚者打60大板。明朝曾一度禁止養豬,蓋因皇帝姓朱。
在中國, 子女的名字一般避免採用父母親或祖父母名字中的字。少數例外,如作家巴金(本名李堯棠)的兒子李小棠;前中國總理李鵬的兒子李小鵬等。
在美國,兒子有時直接用父親的姓名,但在名字後面加一個「小」(Jr.)或羅馬數字「II」;孫子也可如父親一樣使用祖父的姓名,但在名字後面加一個「the third」或羅馬數字「III」。
「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字,名字,古往今來引發多少討論。但本文開始說到的禮品店,其改名與否,倒是不必過多討論。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