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新市長 矽谷新希望

今年6月馬漢( Matt Mahan)從初選拿到第二高票,和矽谷政壇老將查維茲(Cindy Chavez)雙雙進入11月的決選時,大部分聖荷西人都不知道他是誰,覺得很陌生,只知他是聖荷西十個選區裡的阿馬頓谷Almaden Valley、百花谷Blossom Valley一帶選出來的。
馬漢生於1982年11月18日,就在他明天滿40歲之時,當選全美第十大城市,也是矽谷心臟、聖荷西的市長。
美國雖是民主大國,選舉開票卻一直開不出來,真奇怪。郵寄選票暴增,選務單位應變乏力,開票牛步化,投票結束八天,聖荷西市長的拉鋸戰才在查維茲自認敗選之後落槌定音,選務處還在算票,查維茲認輸時的數字是馬漢得到24萬多票裡的51.32%,查維茲得到48.68%。票已開出九成,2.64%的差距難以追趕,
馬漢說,雖然查維茲比他多花200萬元,但他有草根支持,義工很多,令他感恩。雙方的選舉經費就花去800多萬元,查維茲兵足馬壯,340萬特殊利益團體的捐款裡她包辦大半,包括根本不在聖荷西市的49人隊都捐不少錢給她。
一位家住西聖荷西的華人這次不但自己投給馬漢,也第一次把大型宣傳牌立在自家草坪,不再怯於表態。她說,聖荷西必須改變!老腔老調不是辦 法。她參加一個家庭聚會,馬漢親自到場介紹自己,其中一個故事感動了她。
馬漢生長在聖他克魯茲農業小城華森維爾Watsonville,媽媽教書,爸爸是郵差,家境毫不富裕,卻能進入耶穌會辦的私立中學Bellarmine,成為生命的轉捩點。Bellarmine以學業著稱,現任聖荷西市長李卡多以及前任的Tom McEnery都讀過這所貴族學校。入學要考試,學費很貴。
學校提供獎學金,暑假來校打工做事200小時者可免學費。馬漢靠獎學金入讀,卻沒想到最大考驗是每天要花四小時來回於17號公路。十多歲的孩子,每一天必須清晨4時45分起床很痛苦,馬爸爸常得把他從熱被窩「拎」 出來,讓臉貼在冰涼地面才能讓他起床上學。
申請大學時馬漢最想上喬治城大學,沒想到哈佛收了他。他和臉書的查克柏格差不多同期,且住同一個宿舍。主修經濟並且第一名畢業的馬漢原可以成為臉書的最原始成員、賺大錢,但他志在從政。以高科技的角度從事社會工作則是以後的事了。
灣區居民普遍有著對場面上政客的不信任,也都覺得政壇需要新血輪。矽谷在國會的代表,除印裔羅康納,幾乎都是資深老面孔,捨棄浸泡矽谷政壇多年的查維茲,讓不到40歲的馬漢做做看,多少有這個意涵。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