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頻道

* 拖拉類別可自訂排序
恢復預設 確定
設定
快訊

台灣僑民二、三代快申請中華民國護照 好處多、便利大

李立群確診「肺部感染」上海入院治療 憔悴嘆「受苦」

魯西迪不能死也不該死

紐約州州長霍楚(Kathy Hochul) 得知魯西迪 ( Salman Rushdie )遇刺後說「拿刀的人無法讓拿筆的人噤聲。」這話固然漂亮,但如果新澤西州青年馬塔爾(Hadi Matar)像暗殺安倍晉三的日本青年那樣是用槍,75歲的魯西迪早就沒命了。

馬塔爾刺了魯西迪頸部三刀、腹部四刀,作家右眼和右胸也被刺,他的肝受損,右手神經受傷,右眼可能失明。上周五在紐約州那場演講有2500名聽眾,有人奔上台制服馬塔爾,才保住魯西迪一命。

伊朗最高領袖何梅尼在1989年2月向「魔鬼詩篇」作者,印度裔英籍作家魯西迪發出追殺令(Fatwa),四個月後何梅尼自己就死了。Fatwa只有發出者才能收回,所以就此跟了魯西迪一輩子。馬塔爾明天(19日)的預審恐亦無法解答他的行為和Fatwa和400萬賞金有沒有關連。

這世界每個年代都有全球共通的大恐懼,80年代大家怕伊朗,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硬是被扣為人質444天,當何梅尼要取魯西迪項上人頭,大家都認為是來真的,連西方世界都不是全面同情魯西迪。真讀過魔鬼詩篇的人並不多,但書名以及何梅尼的憤怒就夠了,大家認定這是很政治很宗教的小說,為什麼魯西迪要捅這馬蜂窩?他一定太激進,這世界還不夠亂嗎?

其實魯西迪是深思平和之人,他早年生活一半在印度,另一半在巴基斯坦,被送到英國念寄讀學校後進入劍橋大學,在美國的中國或台灣僑胞若去了解魯西迪,能找到些自己的影子。印巴交惡讓他再也不能去巴基斯坦,印度新一代的排外意識形態讓他覺得故鄉越來越不可愛。

魔鬼詩篇是他的第三本小說,自覺前兩本都以南亞經驗為主,既已落腳倫敦,理當以移民主題寫書。移民是失根的過程,生活在似懂非懂的英語世界,人際往來全都不一樣,信仰體系等生命核心起了巨變,連和子女的關係都緊張,人該如何度過危機?

小時最愛「愛麗絲夢遊仙境」,他寫小說走魔幻路線,魔鬼詩篇兩主角一是寶萊塢明星,一是移民英國的配音演員,兩人從印度飛往英國遇到劫機,飛機在英吉利海峽上空爆炸,開始這本交叉著許多夢境的小說,魔鬼詩篇即發生在某個夢境之中。

有次人家問魯西迪:寫作是否能改變世界?他說很難,充其量可以改變個人。他說看電影聽音樂都是外在的刺激,唯有看書是你內心和作家的文字單獨的親密關係,只是你並不知何時、何處這種內心的蛻變會發生。被追殺33年後,他居然在第二度的歸化國美國遭此劫難,幸好沒死,卻已令人無比悲哀。

魯西迪 印度 小說

上一則

灣區單身男女 房屋擁有率差距全美最大

下一則

柏克萊加大研究生王雨婷設計「有味」VR 治新冠嗅覺異常

超人氣

更多 >